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9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分枝定界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载人潜水器圆柱形耐压壳体的重量最小化进行了研究.设计变量是壳板的厚度、肋骨的型号、间距和数量,讨论了下潜深度、材料几何参数对重量以及其它特征量的影响.算例计算表明,下潜深度越大,屈服极限越高的材料重量减轻越明显.对于大深度而言,选用高屈服极限材料,可以使得材料能够充分利用.文中还对结构重量占排水量比例随深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2.
王涛 《海洋世界》2014,(3):34-39
<正>"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避水法,扑地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这是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入东海向龙王借兵器的描述。儿时看过这段故事的人,相信绝大多数都曾想象过有孙悟空一样的本事,掐诀念咒,让自己瞬间可以像游鱼一般潜入大海,去瞻仰龙王那藏满宝贝的水晶宫。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孙悟空的避水法其实已经渐渐成为离我们很近的现实,只不过这并非神仙才可以使用的超自然能力,而是人类以智慧所创造的真正探海形式。  相似文献   
33.
“探索者”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抛载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探索者”号抛载系统的用途、组合、性能和两个技术上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抛载系统在机器人的设备安全和工作可靠性方面,真正发挥了“关键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2013年6月10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整个航次分为三个航段实施。第一航段在南海进行长基线定位系统的功能试验,并开展深海科学研究;第二航段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重点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  相似文献   
35.
基于磁力耦合器的载人潜水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天  马岭  许可 《海洋工程》2015,33(1):100-106
基于磁力耦合传动技术,对载人潜水器电力推进装置进行了系统设计与传动特性研究。采用电磁场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永磁式磁力耦合器的运行机理和矩角特性,分析了其稳定传动区域和失步条件;分析了螺旋桨的负载特性,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研究了螺旋桨的四象限全工况动态模型;建立了水下无刷直流推进电机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设计了推进电机的转速闭环控制系统以抑制转速波动,提高输出推力的平稳度。完成了样机的设计与制造,通过水池试验验证了该推进装置在载人潜水器上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36.
当前关于使用蚁群算法解决载人潜水器路径规划问题的研究,往往只注重路径的长度和算法收敛速度,容易忽略路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路径的平滑度等要素。载人潜水器过于靠近障碍物航行时容易产生碰撞;按照不平滑路径行驶时,频繁地转向会降低航行效率。为解决这些问题,受人工势场法启发,文中在蚁群算法的概率选择环节引入障碍物惩罚因子φ和转向惩罚因子ψ,对路径点的选择加以限制。仿真测试表明,相比于传统蚁群算法和Dijkstra算法,该算法规划的路径与障碍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且转向次数更少,因此载人潜水器按照此路径航行时,安全性和航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7.
为加快我国潜水器的发展尤其是业务化应用,保障我国深海大洋科考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章梳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和我国主要潜水器的技术指标和应用情况,并通过对比提出我国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载人潜水器方面,我国"蛟龙"号在平均下潜深度的关键指标上领先于美国"Alvin"号,但由于发展较晚,在下潜次数等方面远远落后;无人有缆式潜水器方面,我国"海龙"系列正处于作业磨合期,在最大水下航速方面与美国"Jason"号差距较大;无人自治式潜水器方面,我国"潜龙"系列与美国"Sentry"号和"REMUS"系列差距不大,但在小型潜水器协同化作业和系列化生产等方面存在不足;复合型潜水器方面,我国"海龙11000"号与美国"NEREUS"号和"NUI"号差距不大,但应提升载荷和冰下作业能力;水下滑翔机方面,我国"海翼"号与美国"Spray"号和"Slocum"号差距不大,且即将业务化应用;我国应通过完善海洋技术装备运行机制和积极开展海上科考航次任务,不断积累潜水器作业经验。  相似文献   
38.
陆基保障工作是依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开展的一项兼具日常公务办理和应急事件处置的综合事务性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跟踪航次动向、保障海陆联通、协调船舶靠港、落实航次宣传以及为“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和海上现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撑等。文章回顾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陆基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工作特点和存在问题,针对下一步多机构联合和多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下的深远海科考航次特点,提出了陆基保障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和保密机制建设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9.
《地图》2007,(5):8-8
今年8月2日,俄罗斯北极科考队的深海潜水器在北极点以下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俄罗斯国旗。此举就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再次引发环北极地区国家的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