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39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1873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周口坳陷叶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鲁断裂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是鲁山-舞阳-阜阳-淮南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周口坳陷谭庄、舞阳等凹陷的形成与演化。据钻井、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分析,在秦岭-大别造山带挤压活动的影响下,叶鲁断裂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NNE方向强烈逆冲,主断层面倾角约37°,伸展率可达-22 m/Ma;晚白垩世—古近纪,周口坳陷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该断裂带发生负反转构造作用。通过三角剪切软件模拟了叶鲁断裂带主断层在周参12井区的构造演化过程。模拟显示主断层形成时的总滑动量约为6 100 m,断层传播量为9 150 m,三角剪切角为150°,p/s值为1.5。  相似文献   
992.
The frontal uplift of the Kuqa de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oil and gas producing area. In this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of natural ga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natural gas components and isotope data. The main components of natural gas were hydrocarbons with relatively high contents of C2+ component. Most gases were de-rived from terrestrial source rocks, and some came from marine rocks. The contents of non-hydrocarbon gases were high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frontal uplift area and low in the two terminals.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composi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natural gas, which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types of source rocks. Dry coefficient and maturity of natural gas in the frontal uplif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as in the Kelasu tectonic belt of the Kuqa depression, which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ectonic movements in both areas. In the frontal uplift, the traps were formed in the early stage and could capture the early formed oil and gas,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was slight in later stages, so the oil and gas could be effectively preserved. Multiperiodic oil and gas filling led to the complex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相似文献   
993.
丁勇  王家鼎  何小亮 《地下水》2010,32(5):85-86,119
以拟建大(同)~西(安)客运专线为例,选取典型黄土地段,采集原状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进行室内常规试验和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长持时、小振幅作用下黄土振陷特性,通过三组比较试验,得出了黄土振陷与动荷载、埋深、振次、振动频率的定性关系,并对振陷机理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埋藏方式对于储层压实作用的制约效应非常明显,但其定性描述无法精确反映其所涵盖的诸多因素。由此引入时—深指数(TDI指数),是对储层埋藏历史中时间、温度和埋藏压力三者的综合表征,并以定量形式揭示埋藏方式的差异。以库车坳陷白垩系砂岩储层为例,探讨TDI指数对于储层粒间体积的制约效应,两者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表明TDI指数不仅可以较好地表征储层埋藏方式的差异,也对于储层储集物性有着特殊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青海地区盐渍土分布规律及其盐胀溶陷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青海一些地区盐渍土当硫酸钠含量小于1%时也会产生盐胀,而超氯盐渍土却不会产生溶陷的事实,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论证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建(构)筑物由于盐胀问题引起破坏,往往由其所处地质环境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而并非完全符合相关规范所给出的硫酸钠含量超过1%才应考虑盐胀性。柴达木盆地腹地超氯盐渍土却由于难溶盐及中溶盐含量偏高,导致其反常态不产生溶陷。这些认识及观点与现行理论、规范有较大出入。  相似文献   
996.
辽河坳陷青龙台辉绿岩全岩Ar—Ar同位素定年所获得的坪年龄为(35.5±0.7)Ma,与正反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均相吻合,表明该辉绿岩侵位于新生代古近纪的沙河街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青龙台辉绿岩贫硅,富碱、钛,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略具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Sr、Ba等)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等),显示与洋岛玄武岩(OIB)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域资料显示,华北克拉通东部晚白垩世一古近纪均以拉斑质玄武岩的喷发为主.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新近纪以来则以碱性玄武岩的喷发为主,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青龙台辉绿岩具较高的Lad/YbCr、Ce/Y值和较明显的Sr、Ba、Eu异常,应是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相的二辉橄榄岩经较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青龙台辉绿岩的形成时间可代表华北东部岩石圈由减薄至增厚的转折时间,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钻井岩芯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发现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晚奥陶世开阔陆棚相—盆地相沉积地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流动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底劈构造及水塑性卷曲变形与震积不整合等。特别是在满加尔坳陷与卡塔克隆起结合部塔中Ⅰ号断层的下降盘,发现存在米级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以软沉积物布丁变形构造为主,变形构造的上、下均发育不等厚的未变形沉积层。这些变形构造的形成与震积作用有关,发育在晚奥陶世不同时期。在晚奥陶世早期,古地震记录表现出拉张应力作用的结果,且由早至晚古地震应力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发现的多幕次的古地震记录表明,中加里东运动在满加尔坳陷及周缘表现明显,塔中Ⅰ号断裂是该时期古地震的主控断裂,其活动具有周期性和多旋回的特点,表现为多期次的由弱到强再结束的特征,且在不同部位有差异。晚奥陶世塔中Ⅰ号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影响着该区古构造和古沉积的发育。  相似文献   
998.
湖南汝城高坳背钨—钼矿床是湘南地区近年发现的远景规模达大型或超大型的黑钨矿石英脉型热液钨—钼矿床,然而对该矿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和钨—钼成矿年龄还缺乏研究。本文利用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年龄测定, 获得其侵位年龄为2221±2.0 Ma,其中还发现其锆石内核含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的继承锆石。晚三叠世年龄的锆石具低的εHf(t)值(-4.7~-10.9)和1.6~2.0 Ga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主要以华南古元古代基底物质或者更古老的基底物质改造而成。古元古代—新太古代继承锆石中正的εHf(t)值(4.3~8.5)的存在,暗示形成这些古老继承锆石的初始物质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利用辉钼矿ReOs 等时线法,获得该矿的成矿年龄为157.3±6.6 Ma (n= 5, MSWD = 0.11)。高坳背钨—钼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年龄、Hf同位素资料和钨钼矿成矿年龄表明, 花岗岩中存在古老地壳的残留锆石,说明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可能与华南古老的陆壳基底有关,钨钼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时代为晚三叠世,而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推测该矿深部有晚侏罗世的花岗岩存在。这些新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为研究华南同类矿床的形成演化与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辽河坳陷西部高升以北地区湖盆深陷期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青春  贺萍  鲍志东 《中国地质》2010,37(6):1618-1627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高升以北地区湖盆深陷期经历了初始断陷阶段→快速沉降阶段→稳定沉降阶段→剧烈沉降阶段→短暂回返阶段共5个阶段。湖盆初始断陷阶段,沉积区主要处于中北部,以冲积扇-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湖盆快速沉降阶段,沉积区南扩,以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湖盆稳定沉降阶段,沉积区覆盖了整个研究区,以扇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湖盆剧烈沉降阶段以辫状河三角洲-浊积扇-湖泊沉积为主;而当湖盆进入短暂回返阶段时,北部出露地表遭受剥蚀,沉积区南退,以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为主。湖盆的沉降中心、沉积中心、沉积方式、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配置等均受湖盆演化阶段控制。同时油气储集砂体的发育、油气圈闭类型等也受湖盆演化特点的影响,湖盆陡坡侧易于形成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等,缓坡侧则易于形成地层及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复杂的构造沉积史和缺乏有效古温标,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裂陷带中—新元古界热史研究很薄弱,造成古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争议.研究利用锆石(U-Th)/He热定年技术探讨了燕辽裂陷带自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史,并分析了中元古界两套烃源岩成熟演化期次.燕辽裂陷带中—新元古界单颗粒锆石(U-Th)/He年龄均小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