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1.
研究了深水铰接塔平台在波流联合作用下的组合共振特性。将平台顶部工作单元简化为集中质量,塔柱和浮力仓简化为均匀直杆,建立了铰接塔平台运动分析模型。考虑海流和波浪对平台的作用,应用Morison公式计算铰接塔平台瞬时位置所受水动力,依据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铰接塔平台的强非线性运动方程。分别考虑波浪作用和波流联合作用,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高400m、塔柱直径15m的浮力塔平台的多种组合共振响应。研究表明,波浪作用下平台将出现2vm+vn组合共振,波流联合作用下平台将出现vm+vn组合共振、2vm+vn组合共振。  相似文献   
92.
黄河高含沙量水体在弱潮陆相河口入海,80 %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快速堆积。过去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潮滩表层沉积物呈现非均匀固结状态。为了揭示该现象产生的机制,在黄河刁口流路三角洲叶瓣潮坪上,现场取土配置黄河口快速沉积形成的流体状堆积物,研究快速沉积的粉质海床土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非均匀固结过程。利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原位测试手段,实时测定快速沉积的海床土强度和孔压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快速沉积的粉质土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结速度很快,正常固结完成后,强度随时间的发展依然不断增加,沿深度方向出现类似原状土体的固结非均匀现象和似超固结状态;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快速沉积粉质土孔压沿深度出现非均匀变化,在波浪作用下出现了超静孔压的积累。分析发现,该固结状态和强度沿深度方向非均匀变化是由于土体在潮波及潮波和波浪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潮滩表层土体在波浪荷载长期作用下形成硬壳层。  相似文献   
93.
杨志安  韩彦斌 《岩土力学》2006,27(Z2):733-738
研究Winkler地基上材料非线性矩形薄板的参数共振-主共振问题。建立Winkler地基上材料非线性矩形薄板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非线性振动方程。应用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求得系统满足主参数共振-主共振条件的近似解,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激励、调谐值、阻尼系数、非线性参数、几何参数对共振响应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冯向华  马轩文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2):152-153,156
使用R-矩阵方法,采用三态密耦图像计算了类锂离子C^3+激发态1s^22p^2P的光电离截面,并给出了不同过程及不同分波的截面。计算结果揭示了光电离过程中的Rydberg系列共振。  相似文献   
95.
地基-非线性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与分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考虑上部结构的恢复力为双线型模型,地基上简化为集中参数模型,运用平均法研究相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得到主共振的定数解并讨论其稳定性。文中导出相互作用体系的分叉方程,并根据厅异性理论给出开折参数平面下的分叉图和转迁集,讨论不同物理参数域内系统的振动行为并通过算例得到一些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
利用多沙黄河河口潮波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通过典型时刻近海海区潮汐、河口口门河道、河海流场、含沙量、河床变形和海底等值线等图形对入海河口海域潮汐和潮流海洋动力特性、入海泥沙运动扩散输移规律、河口拦门沙形状、形成过程、泥沙冲淤和海底地形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些都与实测资料和遥感图像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
缓慢移动性Rossby波与大尺度地形的近共振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德海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0,24(2):271-283
通过考虑西风角动量(基本气流的二阶修正)对缓慢移动性Rossby波的反馈作用,建立起缓慢移动性Rossby波与大尺度地形近共振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使用4阶Runge-Kutta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可以发现,缓慢移动性Rossby波与大尺度地形近共振相互作用,可以使缓慢移动性Rossby波和西风角动量产生30~60 d的低频振荡。在高纬度地区(60oN),30~60 d低频振荡主要以缓慢西移的1波为主;而在中纬度地区30~60 d低频振荡主要表现为1~3波,其中1波可以是缓慢东移的,也可以是缓慢西移的,而2波主要表现为缓慢向西移动,3波为缓慢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98.
张加庆  田刚 《高原地震》2000,12(4):57-59
论述了建筑物的顶端突出剖件在地震引起的振动中“二次共振”的成因及振动的动力学特性,指出要克服“鞭梢效应”现象,就必须合理调整建设刚度与质量,而不能单纯增强刚度。  相似文献   
99.
Winkler地基梁在温度场中受简谐激励的1/3次亚谐共振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W inkler地基梁在温度场中受简谐激励作用的1/3次亚谐共振问题。应用弹性理论和Galerk in方法建立W inkler地基梁在温度场中受简谐激励作用的非线性动力方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求得系统满足1/3次亚谐共振情况的一次近似解,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温度、调谐值、激励、阻尼、地基刚度等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DGZ-1多功能共振柱常规试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研制的多功能共振柱讕验机常规土类试验,发展此类仪器的试验可靠性分析理论,建立一套检验自身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傌技术,包括试验误差分析、试验定量考核、土工试验等多种技术手段。首先建立了共振柱仪动剪切模量误差、应叐误差和阻尼比误差的分析公式,得到了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试验误差影响程度的新认识。同时,通过若干已知动剪切模量且频率和土频率相接近的钢杆和铝杆试件的自振和共振试验,定量上验证该仪器常规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砂土和原状粘土常规试验,定性上检验土工试验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新研制的多功能共振柱试验机的常规试验功能进行可靠性的自身检验,所有试验结果是令人满意和可靠的,结果符合现有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