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760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黄海潮生陆架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海洋三维热结构及环流模式,模拟了黄海在M2潮流混合作用下,夏季温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从数值研究的角度,对黄海陆架水域的海洋锋现象,诸如苏北浅滩外、山东半岛东端、大连、木浦水域的锋面以及锋面沿岸一侧的表层冷水区的成因及分布进行了探讨,模拟结果再现了黄海陆架锋的潮生性质。  相似文献   
172.
为了高效获取高质量公路线形参数信息,采用车载定姿定位系统(position orientation system,POS)获取的离散坐标、姿态等信息,通过后处理的方式反演公路线形参数及特征。包括利用均值加速中值滤波平滑的姿态信息分析曲率分布特征,并进行线形特征初步识别、直线和圆曲线线形窗口准确识别与参数计算,利用平差后的直线和圆曲线参数计算缓和曲线参数,最终获得全路段最优化轨迹及线形特征信息。利用该方法处理某公路路段(全程20 km)的车载POS数据,处理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高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3.
南海北部春季海流的垂向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邱章  方文东 《热带海洋》1999,18(4):32-39
对南海北部一连续观测站的春季海流资料进行功率谱分析,潮流调和分析及统计分析,得到了南海北部春季海流垂向结构的基本特征为:(1)实测平均海流偏W向流动并随深度的增加稍作逆时针方向偏转,平均流速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实测海流的日周期明显,在垂向上,近底层(300m)的功率谱峰值明显比其它水层的大,表明该层海流包含的日周期波动最强;(2)海区的日潮流相当强,其最大流速(Kk1+Wo1)在近底层最大;日潮流  相似文献   
174.
基于潮流运动与水深变化动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关于谢才系统与开边界函数选取的辨识模型。尝试性地给出了潮流数值模拟中处理边界的一种有效方法。研制的软件对旅顺双岛湾实施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5.
深圳大鹏湾大鹏半岛沿岸海域的一次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九九八年三月,我们在大鹏半岛海域调查时,恰逢深圳大鹏半岛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结合我们对该区域内沿海水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给出该海域的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及当时该海域的水质状况,为规划、保护该海域的海洋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研究赤潮发生成因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6.
琼州海峡潮流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具有自由表面的三维斜压陆架环流模式模拟了琼州海峡整体潮流分布,结果指出:琼州海峡的潮流以往复流为主,流向与等深线走向基本平行,大潮涨急最大流速达2.2m.s^-1以上,大潮退急最大流速超过2.6m.s^-1;大潮潮流以全日潮流为主,1d转流2次,转流首先从南、北两岸近岸水深较浅的水域开始,然后向中央深槽推进,转流历时约为1h;小潮潮流为半日潮潮流,1d转流4次,转流也是首先从南、北两岸近岸水深  相似文献   
177.
利用丁字湾近岸海域2021年的最新观测资料,研究了潮汐、潮流和余流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潮汐为正规半日潮,最大潮差405 cm,最小潮差69 cm,平均潮差248 cm,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潮流为规则半日浅海潮流,最大涨潮流流速为67 cm/s,最大落潮流流速为72 cm/s。涨潮流历时小于落潮流历时。垂向来看,表层流速最大,中层次之,底层最小。海流的旋转谱分析的结果显示M2分潮的谱峰值最高,运动形式为逆时针旋转流。余流,整体余流流速小于10 cm/s,表层余流最大,中层次之,底层最小。观测期间,长周期的风向和余流流向相反,因此风不是余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8.
黄河口作为我国重要的河口区域,研究其潮流特征对河口海域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口大潮期6个站位25 h连续潮流观测结果,采用准调和分析及数据统计方法,研究了该区域观测期间的潮流特征:观测期间,各站流速流向差异性较大,平均涨潮流历时大于平均落潮流历时。调和分析结果可知,半日潮流为该区的潮流性质,并且多数的站为往复流,该区所受浅水分潮流的影响较低。0~3 cm/s为各观测站的主要余流流速区间,S—SSW向为余流主向;各站位的流速在垂向上基本呈现出逐渐减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9.
揭示极端天气影响的红树林潮滩潮流能量耗散过程是理解生物海岸演变及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内容。以北部湾防城港东湾白骨壤红树林潮滩为例,基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获取区域2020年8月连续6天的水动力和白骨壤红树林下垫面植被实测数据,分析白骨壤潮滩近底层动力响应台风“森拉克”的耗散过程。结果表明:1)正常天气涨、落潮期间,自光滩到白骨壤红树林林内近底层湍流动能变化具有潮汐不对称性特征。涨潮期间光滩—白骨壤红树林边缘、白骨壤红树林边缘—林内潮流挟沙能量分别通过泥沙沉降以及搬运泥沙两种方式沿程消耗,落潮期间潮流挟沙能量主要以泥沙净沉降的方式消耗。2)白骨壤通过其潮滩表层向上发育长约10 cm的呼吸根以降低湍流垂向紊动;红树林边缘的枝、叶通过影响水平方向上的水流动力,致使潮流挟沙能耗降低。3)与正常天气比较,台风“森拉克”期间东湾自光滩到白骨壤红树林林内近底层水体流速无明显变化,但流向偏转幅度明显变大。同时湍流动能的耗散率和用以搬运泥沙为主的潮流挟沙能耗亦均增大。  相似文献   
180.
潮汐和潮流的调和分析是海洋水文资料分析的基础方法,通常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调和分析过程产生的矛盾方程,但以往受到计算能力和程序语言的限制,导致矛盾方程的求解方法较为复杂,不利于海洋科技工作者掌握和使用。本文以短周期观测潮流数据的准调和分析方法为例,探讨了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中矛盾方程的解法,对以往的正规方程解法进行了推导和说明,同时,提出了更为简洁的矩阵表示方法,对2种方法的优劣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矩阵方法更适合程序化在计算机上进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江苏大丰附近海域观测的三周日潮流数据作为实例进行计算,运用矩阵解法求出其调和常数、椭圆要素以及余流,并对同时期潮流数据进行了预报,预报结果能很好地吻合原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