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1481篇
海洋学   63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乌拉尔地质》联合体年年大力推广使用气液混合液冲洗钻孔以及采用作为地质勘探钻进工艺先进方向的优化钻进过程系统.这样,1988年使用泡沫冲洗钻进32km,采用最佳系统钻进约l0km;1989年这些钻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分析了PAC_(141)-KHm无粘土相冲洗液的抗结垢能力,在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3.
144.
龙门山-大雪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门山-大雪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位于扬子地台西缘过渡带,由碰撞-陆内俯冲作用所造成.它发生于印支期.发展于燕山期.就位于喜马拉雅期.整个推覆带由前震旦系至新生界组成.地层发育、总厚达20000m以上.南北延伸达1000km,构成中国东、西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的一段.而且,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以及地球物理、地壳应力的东、西分界线.在地质特征上形成不同层次的韧性滑脱、推覆和剪切破裂.地表上则表现为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同斜、倒转或平卧褶皱、穹隆体和飞来峰.  相似文献   
145.
本文介绍了GCD-2500多工艺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特性.该钻机可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多种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46.
147.
《地震地质》1986,8(1):68
在著名的<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的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地震、有色金属、建材、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六十余个部门的180余人,云集南京,参加了于1985年10月18—25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究会”。  相似文献   
148.
四川彭县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前龙门山区彭县推覆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推覆体内部划分出若干不同的构造带,强烈压缩变形的白水河断裂带为其“根带”。它们主要是旱第三纪末的陆内俯冲挤压导致的褶皱-逆冲作用以及随后的重力滑动作用形成的。推覆体在滑移过程中发生变形,并对原地岩系的构造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49.
王东胜  任福弘 《地球科学》1995,20(4):469-473
在分析格尔木含锶矿水田供锶环境和水迁移条件的基础上,将形成含锶矿水田的地质空间分为两个区:山区淋溶迁移区和平原迁移聚集区,运用物质流通量分析的观点,对锶的迁移聚集进行了系统分析,山区为锶矿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环境,平原区为锶矿水提供了贮存环境。  相似文献   
150.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样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俊君  黄太柱 《地球科学》1995,20(3):264-270
塔里木盆地北部发育5种典型的构造样式;基底卷入型压性逆冲构造组成、盖层滑脱型逆冲-褶皱构造组合、隐刺穿刺底檗同幅度褶皱构造组合及张性正断层组合,无论是构造变形时间还是组合分布,在塔北均呈现规律变化,其变形特征及发布受如下3个地质因素控制:(1)区域挤压作用;(2)岩性条件的差异:(2)先期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