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李军  孙治雷  黄威  崔汝勇 《地球科学》2014,39(3):312-324
原始的海水成分、基岩的组分及结构、热源性质等因素决定着现代海底热液喷口系统的流体成分, 同时, 各种地质构造背景下的岩浆脱气作用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热液流体的组成.热液流体一旦喷出海底, 就能形成不同类型的热液沉积体, 包括高温流体形成的金属硫化物或硫酸盐烟囱体、热液丘以及由低温弥散流及非浮力羽流形成的含金属沉积物堆积体.高温烟囱体的形成受控于海水和热液的混合比例, 常常表现为典型的两阶段模式, 即先形成环状硬石膏表层, 然后在其内部发生富Cu硫化物的沉淀.这一模式在更大尺度上也可以观察到, 如TAG热液丘.含金属沉积物遍布海底, 除热液羽流外, 金属硫化物烟囱体在氧化环境中氧化蚀变的产物也是其重要来源.生物的活动贯穿于现代热液过程的始终, 并在烟囱体的形成、分解以及羽流的扩散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 热液生物矿化机理、Lost City型热液场以及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有关研究是海底这一系统研究的热点, 前两者研究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早期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而后者的考察和研究能进一步丰富海底热液成矿理论, 并有助于寻找更大规模的热液矿体.   相似文献   
22.
根据烟囱设计、建设的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自环境保护角度对建设项目烟囱高度的合理性进行了有关技术论证,并研制判定烟囱高度合理性的应用软件。结合实例,总结了烟囱高度合理性论证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3.
《地学前缘》2017,(4):352-369
印缅俯冲增生楔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前缘,是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带。重新审视深水油气勘探潜力、认识增生楔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和机理是当前研究热点。印缅俯冲带增生楔提供了一个良好实例和研究契机,它不仅是一个斜向俯冲增生楔,而且是一个气烟囱发育的增生楔。本文基于高精度地震资料,应用地震波组和频谱扫描、地震属性检测以及基于多层感知器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技术,识别出该区气烟囱具有分带性,且在增生楔斜坡和海沟盆地气烟囱发育。气烟囱总体表现出向海渐新、期次递减的特征,即增生楔斜坡以全新世和中新世两期发育的断层型气烟囱为主,纵向上横跨渐新统至更新统;海沟盆地以全新世发育的背斜型气烟囱为主,纵向上横跨中新统至全新统。气烟囱发育的动力来源为渐新统和中新统烃源岩持续生烃形成的超压,幕式构造活动产生气源通道,古近系和新近系中的泥页岩等提供封盖条件。气烟囱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具有振幅、频率、相位等地震异常并伴有亮点、平点等地震反射的相关伴生构造是油气运聚的有利目标。结合气烟囱的气源特征,本文提出混源断层型、生物气源断层-背斜型、生物气源背斜型等三种气烟囱成藏模式,指出海沟盆地气烟囱地震异常体具有较好的浅层天然气勘探前景,下覆烃源岩内幕构造、岩性圈闭是另一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4.
以三门峡市渑池县化工厂70m高烟囱定向爆破拆除为例,针对在复杂条件下烟囱控制爆破拆除方案的选择,爆破切口、定向窗的设计,爆破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可为复杂条件下烟囱控制爆破拆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新建电厂多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方法,为了适应此烟气工况的改变,考虑到成本等因素采用铺贴玻化砖作为烟囱防腐工艺的电厂很多。此类烟囱运行已有几年时间,现在的回访、调研资料基本可以反映此类烟囱的实际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26.
在调研了国内外气烟囱研究成果与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全新的地震解决方案——OpendTect平台提供的基于属性多层感知器(MLP)的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方法预测气烟囱的发生概率体,并利用倾角导向体对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倾角控制下的地震气烟囱识别技术,很好地补充并发展了模式识别技术在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通常该技术一方面可以解释运移通道和浅层气成藏的原因;另一方面,形成的气烟囱地震数据体还可以预测源岩的发育情况;此外,对于判别断层封闭性也非常适用。最后应用这一技术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一含油区块的运移通道和成藏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该研究区的断裂发育特征和运移通道类型,总结了油源、通道、储层和盖层的空间配置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7.
“白烟型”热液喷流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和地质历史中的海底、湖底的“黑烟囱型”热液活动及相关成岩、成矿和古生物活动已成为当今多学科的研究热点,而与“白烟型”热液喷流岩相关的研究相对薄弱.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结合实际的研究工作,回顾了热液喷流岩的研究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作为标志性低温型热液矿物白云岩成因方面的进展,认为新疆三塘湖地区的二叠系芦草沟组“白烟型”热液喷流沉积的白云岩是“原生白云岩”的典型样本.现有资料表明已经报道的“白烟型”热液喷流岩发育层位(酒西盆地下沟组与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是所在地区的重要生烃层系,据此讨论了如下值得关注的问题:①热液活动及其伴生的嗜热细菌生物及食物链的特殊环境,使有机质得以富集,为油气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幔源物质的加入很可能带来了幔源烃类;③热液活动可使沉积盆地地温总体升高,加速烃源岩的快速成熟.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海底硫化物黑烟囱典型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发现的现代海底黑烟囱中基本都发育分带性构造、通道构造、胶状构造、多孔和填充构造、交代构造、枝状构造等,这些构造为硫化物烟囱的典型构造,它们记录了硫化物烟囱的形成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是鉴别硫化物烟囱构造的重要特征。不同类型烟囱的形成除了与其围岩相关外,也与烟囱演化的成熟度相关。弥散式喷射作用(diffuser)是与烟囱构造相似的常在丘体中发育的另一重要构造,与烟囱构造不同的是弥散式喷射缺乏象烟囱那样的轴向中央通道,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有严格的范围。烟囱与弥散式喷射作用是丘体上部形成的主要机制。在现代陆上保存的地史时期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陆续找到了遗留下来的烟囱构造或烟囱残片(如乌拉尔、皮尔巴拉、爱尔兰、高板河等),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黑烟囱形成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9.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震害预测与建 (构 )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之间关系密切。对某些类型建筑物振动周期的确定前人已作了很多研究。 对于复杂系统和独特的高耸建筑物 (如烟囱 )的动力特性 ,已知的确定自振周期的建筑力学传统方法并不适用 ,但至今又没有研究出精确的计算分析方法 ,对此类构筑物的分析只能借助计算机采用近似数值法进行。寻求烟囱这种弯曲模型的频率是一个变分问题 ,这一问题是基于能量的观点采用有限单元 ( МКЭ)方法解决的。但因为数值方法的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有限单元的离散化程度 ,这种情况下须将系统分为数…  相似文献   
30.
建筑结构震害预测程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的震害预测程序PEEDS中的震害预测方法及程序的结构和功能。该程序根据目前结构的分类方法,包括多层砖混结构、单层砖平房、单层砖柱厂房、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烟囱和筒支水塔的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