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系统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中医药数据库(www.cintcm.com)、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17年5月采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后纳入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与单纯化疗相比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OR=2.09,95%CI(1.25,3.50),P=0.005],且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OR=3.71,95%CI(1.92,7.17),P<0.0001];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较单纯化疗降低了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48,0.83),P=0.0009],但对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可降低奥沙利铂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WF)、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9月15日。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纳入患者2311例。在疗效方面,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更有优势,疗效合并效应量[OR=3.67,95%CI(2.82,4.78),P<0.00001];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参附注射液组优于西医常规对照组,合并效应量[MD=3.67,95%CI(2.79,4.55),P<0.00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更显著,并且疗效安全,能减轻近期致残率。但本研究仍需大样本、高质量文献关注病死率及远期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6.4级地震序列基本特征,动态追踪了宁洱地震前的中短期地震学异常,结果表明:宁洱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最大余震为5.1级,衰减正常。据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测定,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Ⅰ走向为138°,倾角为70°,P轴方位为3°,仰角为9°,宁洱6.4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NW向的普(宁)洱断裂,在NN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右旋走滑错动,引发宁洱地震。宁洱地震孕育的中短期阶段,地震学异常以云南M≥6.0地震平静和震中附近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等为主;地震孕育进入短临阶段,最为突出的地震学异常为震源区及附近地区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出现窗口地震及云南省4级地震平静等。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学和地震科学相结合是探索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最好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地震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不但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社会学的规律,而且还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对策问题,让社会科学来为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服务,以此来不断推动地震社会学的发展和地震灾区社会调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分析当前震害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IS技术构建数字等震线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思路.通过建立云南数字等震线模型及其在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应急中的使用,检验和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灾评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以确立该模型在今后地震应急工作中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根据构造演化及沉积响应特征,利用钻井取芯、岩屑录井、测井资料以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将埕宁隆起北坡新近系划分为1个超长期、7个长期旋回层序。通过精确的层序地层划分及井震对比,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对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构造沉降、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地形因素及河流类型是埕宁隆起北坡新近系层序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对埕宁隆起北坡新近系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薛怀民  董树文  马芳 《岩石学报》2010,26(9):2653-2664
庐-枞和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发育的一系列断陷型火山岩盆地中规模最大的两个,以发育一套别具特色的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潜火山岩,并产有丰富的铁矿、硫铁矿及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为特征,其中又以玢岩型铁矿最著名。两个盆地内主要的成矿作用(玢岩型铁矿)都与第二旋回(分别为庐-枞盆地的砖桥旋回和宁-芜盆地的大王山旋回)的潜火山岩关系密切,其岩性在庐-枞盆地为正长斑岩,而在宁-芜盆地为辉石闪长玢岩。本文应用SHRIMP锆石U-Pb测年方法分别对庐-枞盆地内的巴家滩正长斑岩和焦冲正长斑岩以及宁-芜盆地内的阴山辉石闪长玢岩进行了精确的定年。结果表明,巴家滩正长斑岩和焦冲正长斑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1.0±1.1Ma和131.5±1.6Ma,阴山辉石闪长玢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7.8±1.8Ma。庐-枞和宁-芜盆地(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火山岩-潜火山岩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意味着"突发性的"岩石圈减薄可能是区内岩浆作用和大规模成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8.
卢显  周龙泉 《地震地质》2011,33(3):560-567
2007年6月3日在云南宁洱发生6.4级地震,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在主震附近架设了5套流动数字地震台.利用这些地震台和思茅固定地震台记录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宁洱6.4级地震的余震序列重新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宁洱地震序列的长度约为40km,宽度约为10km,明显集中在普洱断裂与NNE向断裂横断错移的构造部位,且大部...  相似文献   
109.
赵慈平  陈有丽  王云  周挚 《岩石学报》2014,30(12):3645-3656
思茅中生代红层盆地中央的宁洱和通关两地在第四纪均发生过小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喷发渣锥至今清晰可见,而同属于该盆地中央的思茅-普洱地震区百年来6级地震密集发生。思茅盆地中央断裂发育,新构造隆升显著,壳幔速度和电性结构意味着该地区现今仍有可能存在着岩浆活动。然而,对宁洱-通关火山区目前到底有无壳内岩浆房和岩浆活动,以及岩浆活动与思普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系仍知之甚少。利用该地区的温泉资料和水化学分析数据,我们对宁洱-通关火山区及邻区范围内的36个温泉的热储温度进行了估算,得到了36个点的热储温度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宁洱-通关火山区的热储温度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在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附近存在2个热储温度在220℃以上的温度场高值异常区。综合考虑我们的地热场结果、前人的速度和电性结构等深部探测资料,我们认为:宁洱-通关火山区现今仍存在2个岩浆房,第1个岩浆房位于宁洱县城一带,第2个岩浆房位于墨江通关火山区附近;但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已不在现今岩浆房的正上方,各反向错开约18km,由此推断把边江断裂(F2)为右旋错动,其中更新世以来的右旋错动速率为18mm/y;宁洱地区频繁而密集的中强地震活动与深部岩浆活动及其产生的深源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岩浆的存在使上部地壳与下伏地壳充分解耦并产生应力集中,深源流体活动则有利于断层发生错动。  相似文献   
110.
谭梅  莫雄  周冰洋 《江苏地质》2023,47(2):143-152
宁洱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宁洱县城与通关周围,玄武岩覆盖在下白垩统之上,主要由橄榄玄武岩及橄斑玄武岩组成,具气孔构造,斑状结构,含有较多的斜长石斑晶。宁洱新生代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其特征为大离子亲石元素Ba和高场强元素Nb、Ta、Zr、Th较为富集,Ti、Al含量较高,Si含量低,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明显,表现出明显的Eu正异常,δEu平均值为1.34。宁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来自于陆内裂谷环境,岩浆来自于富集地幔,分离结晶作用较弱且几乎未受到地壳的混染作用。宁洱玄武岩形成于更新世时期,是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活动剧烈导致新生代活动断裂相互错动,活跃岩浆迅速溢出地表的产物。区域内新生代的断裂构造具有裂谷的性质,可能处于裂谷形成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