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2篇
  免费   3384篇
  国内免费   4375篇
测绘学   2827篇
大气科学   1642篇
地球物理   3304篇
地质学   12538篇
海洋学   2251篇
天文学   389篇
综合类   1485篇
自然地理   1425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638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820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606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132篇
  2013年   957篇
  2012年   1083篇
  2011年   1073篇
  2010年   950篇
  2009年   983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776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549篇
  1998年   632篇
  1997年   684篇
  1996年   647篇
  1995年   606篇
  1994年   516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466篇
  1991年   460篇
  1990年   483篇
  1989年   418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沙虫干抽提物成分的组成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氨基酸含量 w为 10 .3% ,占抽提物含氮物质的 77.9%。抽提物组成中 ,呈甘味的 Gly(3.2 % )、Ala(2 .5% )和呈鲜味的 IMP(0 .2 7% )、Glu(0 .2 5% )、琥珀酸 (0 .35% )等成分同沙虫干独特的风味有关 ,Na 、Cl-等无机离子也同其呈味相关。此外 ,牛磺酸含量 w高达 3.2 % ,是富含牛磺酸的一种海洋生物 ;精氨酸的含量 w亦较高 ,为 1.2 %。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近20年来由于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和人工乔木林的大面积种植,广西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正在经历深刻的森林转型,森林转型过程中农林交错带和森林内部的结构重组都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扰动。本文基于2000—2016年MODIS-EVI影像数据、1∶100万地貌图和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变化矢量法和Sen+Mann-Kendall对广西进行森林转型背景下的森林转型路径和森林内部扰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广西森林的EVI变化强度以无变化和低变化类型为主,总体EVI上升趋势略大于下降趋势,EVI显著下降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大瑶山、海洋山和越城岭等山地区域和桂西北的百色水利枢纽和龙滩水利枢纽周围,显著上升部分主要集中于桂中南的左江-邕江-郁江流域平原丘陵区、桂西南喀斯特区和桂东北山地区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广西森林面积增加的土地来源于耕地和草地,森林转型路径表现为"经济增长型"和"森林短缺型"两种路径并存,或者存在更为复杂的复合型路径。广西森林内部扰动的减少型和扰动型分布于桂西北喀斯特和桂东北山地起伏度较大的陡坡区域,增加型分布于桂中南的平原丘陵地区。由于山地陡坡区域和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应更多关注扰动型和减少型在桂西北和桂东北地区的集中分布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斜率法是萃取机理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尽管其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该方法却常常被误用,导致其非但不能有效的确定萃取机理,反而产生了误导性结论。本文以t-BAMBP萃取碱金属离子(K~+、Rb~+、Cs~+)体系为例讨论了常见的错误用法以及造成这类情况的根源问题,之后对其他萃取体系中类似错误用法进行了简要评述,表明斜率法的错误使用主要源于对萃取反应方程式的错误假定及对工作方程推导过程中引入的近似处理理解不当。最后总结了在萃取机理研究中正确使用斜率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6.
鄂尔多斯盆地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控制着后期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与古地理展布。通过野外剖面、岩芯分析、测井数据等建立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选取寒武纪SS1最大海泛面(徐庄组沉积晚期地层)为标志层,通过残余厚度印模法,并结合古地质图分析,对研究区前寒武纪进行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前寒武纪沉积背景、构造格局及物源方向。总体上,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南、北濒临秦祁海和兴蒙海,东、西被贺兰和晋豫陕坳拉槽所夹持,古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受秦祁海影响最大,可将其划分为3个古构造地貌单元:高地剥蚀区、受古构造控制形成的坳陷区以及处于剥蚀与沉积过渡地带的斜坡阶地区。通过研究前寒武纪末期古地貌与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分布认为,拉张活动背景下的坳陷带以及斜坡带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块,前寒武纪古地貌格局影响了寒武纪早期烃源岩发育与分布。恢复古地貌形态对于揭示物源供给,研究沉积物搬运、平面和纵向展布特征,探究沉积、沉降中心的迁移规律,以及进一步揭示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土地早已超越生产生活的物质层面,而上升为立身处世的精神依托。正是缘于土地之重要,因占有土地所引发的纠纷、诉讼乃至争斗,从古至今,从未歇止。  相似文献   
998.
999.
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风化吸收的大气CO2主要以HCO3 -形式连续地经由河流从大陆输送到海洋,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汇。目前主要河流流域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估算存在不确定性,分布格局尚不清晰。基于GEMS-GLORI全球河流数据库提供的全球10万km 2以上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监测数据,利用水化学径流法估算出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对CO2的吸收速率为0.43±0.15 Pg CO2 yr -1,平均CO2吸收通量为7.93±2.8 t km -2 yr -1。CO2吸收通量在不同气候带下差异显著,热带和暖温带CO2年吸收速率占全球主要河流流域年吸收速率的62.95%。冷温带CO2年吸收速率占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的33.05%,仅次于热带地区。本文划分出全球CO2吸收通量的9个关键带,关键带的交汇处CO2吸收通量较高。喀斯特出露流域碳酸盐岩对CO2吸收通量的均值为8.50 t km -2 yr -1,约为非喀斯特流域的3倍。全球喀斯特出露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在全球碳循环、水循环及碳收支平衡估算研究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赛汗塔拉湿地草原(或称赛汗塔拉公园)坐落于内蒙古包头市,属于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其独特的草原湿地景观及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极具地域代表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赛汗塔拉公园的旅游吸引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一级指标“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指标对旅游吸引力的影响较大;(2)该湿地的“综合旅游吸引力”得分属于较高水平,说明其具有较强吸引力;(3)游客对该湿地的植被、水体质量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较为关注。综合评价当前赛汗塔拉湿地草原的旅游吸引力,可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