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依据雨水利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雨水利用系统的组成,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构建指标体系的程序、方法、原则、结构和内容。并且给出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在不同尺度上,评价的主导因素不同。依据这一特点和层次分析理论,提出了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202.
《地质通报》2007,26(4):I0008-I0008
2007年3月29—30日,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对肖序常院士负责的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专项计划《青藏高原的碰撞造山作用及效应》项目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  相似文献   
203.
国内外地面沉降现状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振东  唐益群 《地震工程学报》2007,29(3):275-278,292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地面沉降的现状、引起沉降的原因、地面沉降的机理和地面沉降灾害预测与监测。特别针对上海地区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产生的由工程环境效应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监测与研究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4.
闽江流域主要地类变化及其若干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环境效应-体制响应”反馈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建设用地、林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趋于减少,湿地面积显著减少。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使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流失程度加重。对此,宏观政策的调控使得人口增长幅度下降,建设用地增长较大,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林种结构产生变化,耕地被占用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保护了耕地。  相似文献   
205.
本文在多级模糊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油田开发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与之相适合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以宋芳屯油田为例,研究了二级评价中参评要素、各要素参评因子的划分及其隶属度函数的建立等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6.
常见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然或人为采矿活动暴露的硫化物矿物的氧化作用,常产生一定范围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在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硫化物矿物氧化过程中,S,Pb,Cd,As等有害元素将被有效释放而进入水体,并通过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途径危害人类。  相似文献   
207.
新疆玛纳斯湖景观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维明  周成虎  李建新 《第四纪研究》2001,21(6):560-565,T001,T002
遥感影像以多分辨率记录了地表的覆盖特征。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限定了遥感对地观测的最小单元。地理环境特征监测的基本空间尺度的适宜性对遥感提出了多分辨率的需求 ,同时 ,多种全球变化模型对土地覆盖类型及空间格局需求的尺度也不同。因此 ,作为模型重要参数的土地覆盖特征的多分辨率遥感监测对满足不同模型的需求以及对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尺度转换研究是重要的。本文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从遥感数据采集的空间分辨率的角度定量化判断空间分辨率放大过程对土地覆盖特征监测的影响。研究区域选定在NECT(中国东北样带 )的西部 (42°~ 46°N、1 1 0°~1 2 1°E)。采用美国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提供的  相似文献   
208.
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翟裕生 《华北地质》2003,26(3):129-135
成矿系统研究适应了地球科学系统化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中在对成矿系统的定义、结构、要素、作用产物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成矿系统研究的4个要点:①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②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④矿床形成变化一保存的演变过程。作者明确了成矿系统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的方法,总结了矿化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通过成矿系统研究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个途径,分析了成矿系统研究的资源环境效应,并探讨了成矿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9.
德兴铜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兴铜矿位于赣东北地区,该矿床自开发以来,为国家和地方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矿山环境方面,总体上是矿山环境较好的矿区,但局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包含影响潜在环境效应的地质因素、开采前的环境特征和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特征三方面内容的矿床地质环境模型。据原生铜矿石、氧化矿石、淋滤矿石和次生硫化物矿石的有关元素含量,计算出开采前由矿床向环境输出了2.1万吨Cu、7.6万吨S和941吨Mo。主要金属硫化物黄铁矿由地下被带至地表经氧化和水解反应后产生酸、Fe^3 及释放出的As、Cd、Cu等重金属元素污染了环境。黄铜矿在人工堆浸后,排放水中的Cu^2 及其它重金属元素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矿山开采低品位矿石堆浸产生的集液池之外排水为大坞河之污染源,该源头每年至少输出Cu 202吨、Zn 22.04吨、Cd 307kg。30年间铜矿开采过程中大坞河流域河床沉积物中有2.58吨Pb、3.1吨Zn、351.2吨Cu和11.5吨Mo,均为河水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210.
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翟裕生 《华北地质》2003,26(2):65-71
成矿系统研究适应了地球科学系统化的发展趋势,是当今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对成矿系统的定义、结构、要素、作用产物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成矿系统研究的4个要点:①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成矿系统大类;②多因耦合、临界转换的成矿作用机理;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矿化网络;④矿床形成一变化一保存的演变过程。作者明确了成矿系统研究应从矿化网络入手的方法,总结了矿化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通过成矿系统研究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个途径,分析了成矿系统研究的资源环境效应,并探讨了成矿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