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0篇
  免费   2257篇
  国内免费   2712篇
测绘学   1209篇
大气科学   1277篇
地球物理   1238篇
地质学   10181篇
海洋学   2156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839篇
自然地理   308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947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951篇
  2005年   878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531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459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308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水文地质勘探的整个过程,即是在不断获取各种水文地质信息,积累、综合、分析、处理各类水文地质资料的过程。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各地的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均不断得到提高,面对日益增多的数据,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以求方便及时准确地利用它们解决各种水文地质问题,充分发挥其技术经济效益,是摆在水文地质工作者面前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本文阐述了环境水利学的定义与内容,提出了环境水利学的五大任务,并根据每一个任务分别说明了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最后。提出了如何发展这一学科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45.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最重要进展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平衡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研究,遥感的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自然地理定位观测,青藏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与城市规划,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等。最近,并已开始研究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的影响,使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紧紧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46.
松辽平原区域水文地质特征与水资源及其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松辽平原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松辽平原区域地下水形成分布特点及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水资源开发战略措施,供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947.
下蜀组在长江下游分布很广,与农副业生产关系密切,是许多大型工程建筑的地基持力层。虽然几十年来许多地层古生物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使之成为晚新生界的典型层位,但对其成因和代表的环境等尚存在分歧看法。本文讨论一例五十年代可能发现于下蜀组底部的、近年来生境研究得十分清楚的生物化石,认为下蜀组沉积初期的环境可能是温湿、低平、多水域的,沉积成因类型可能是水成的。在生物证据不多的情况下,哪怕增加一点点说明问题的生物线索都显得异常珍贵,因为往往生物反映的环境面貌比较地全面和具体。  相似文献   
94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彬 《沉积学报》1989,7(1):61-70
  相似文献   
949.
张咸恭 《地球科学》1989,14(2):109-115
本文回顾了我国工程地质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50.
The metasedimentary-volcanic series of the Wutai and Hutuo groups experienced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thus turned into moderate-to low-grade metamorphic rocks.REE abundances an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Shizui and Taihuai Subgroup metasedimentary-volcanic rocks are typical of the Archean,whereas the Gaofan Subgroup and the Hutuo Group show post-Archean RE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Five types of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are distinguished:(1)rightward inclined smooth curves with little REE anomaly(Eu/Eu*=0.73-0.95) and heavy REE depletion (e.g.the Late Archean metasedimentary rocks);(2)rightward inclined V-shaped curves with sharp Eu anoma-ly (Eu/Eu*=0.48-0.76) and slightly higher ∑REE (e.g.the post-Archean metasedimentary rocks);(3) rightward inclined steep curves with negative Eu anomaly(Eu/Eu*=0.73-0.76) and the lowest ∑REE (e.g.the post-Archean dolomites);(4)rightward inclined,nearly smooth curves with both positive Eu anomaly and unremarkable positive Eu anomaly(Eu/Eu*=0.95-1.25)(e.g.the meta-basic volcanic rocks);and (5) rightward inclined curves with Eu anomaly(Eu/Eu*=1.09-1.19)and heavy REE depletion(e.g.the meta-acid volcanic rocks).Strata of the two group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formed in an island-arc belt-an instable continental petrogenet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