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2篇
  免费   2053篇
  国内免费   2456篇
测绘学   1174篇
大气科学   1274篇
地球物理   1245篇
地质学   8493篇
海洋学   2144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644篇
自然地理   3025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878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881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498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91.
声波测井曲线环境校正及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2.
993.
镇江大力山中,下三叠统沉积特征及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大力山中、下三叠统青龙组2段和3段发育的瘤体灰岩属盆地边缘斜坡环境,杂乱瘤体灰岩横向相变为盆地边缘斜坡滑塌重力流成因(深水)的泥晶砾屑灰岩;蠕粒灰岩则为台地前缘斜坡的浅水沉积环境,与浅水重力流的砾屑泥晶灰岩共生.  相似文献   
994.
995.
陈荣舟 《贵州地质》1991,8(1):54-58
本文介绍了玉舍井田K18煤层的物理特征、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并从其上覆和下伏的砂岩特征,探讨了成煤环境。K18煤层是河口湾沉积格架上形成于浅覆水高位森林沼泽之中,最终又被河口湾沉积所覆盖。  相似文献   
996.
吉林省南部下元古界集安群地质特征与沉积期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福润 《吉林地质》1991,10(2):31-41
根据集安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蚂蚁河组沉积期古环境为强氧化泻湖相;荒岔沟组沉积期为强还原的泻湖相、大东岔组沉积期为开阔正常浅海潮坪相。集安群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古环境演化规律是:构造上,由优地槽向冒地槽演化,气候上由炎热向温湿演化;古地理环境从有障壁的局限海变为无障壁的开阔海;从咸化海向正常海,从泻湖相向潮坪相转化。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大型铜矿床类型、成矿环境与成矿集中区的潜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之田  秦克章 《矿床地质》1991,10(2):119-130
本文通过对我国31个大型以上及56个中型铜矿床的综合调研并与国外对比得出如下结论:①中国陆壳是在几个古板块基础上增生起来的,大型铜矿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向板块边缘推移,在时间上越来越新。大型铜矿床多出现在地台边缘、增生褶皱带边缘和陆内断裂拗陷带边缘;②大型铜矿可分六大成矿期,以中生代最重要,次为新生代、中元古代;③我国地跨世界三大构造域,板块构造丰富多样,地壳运动频繁而又比较强烈。因此,就形成大型铜矿床的环境而言,内生成分较多的矿床类型比外生成分较多的矿床类型可能更为有利。大型铜矿床可分六大类型,斑岩型最有潜力,CuNi型有希望;④中国地台仅占陆壳面积约三分之一,固化较晚,且不稳定,不具备形成国外某些特大型-超大型铜矿的环境;⑤划分出16个成矿集中区、远景区,并指出其成矿环境,类型和潜力。  相似文献   
998.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带榴辉岩的特征和变质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勇  江来利 《岩石学报》1991,7(3):1-13,T002
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带中多处产出含柯石英榴辉岩,岩石中广泛分布柯石英假象。它们产在片麻岩和大理岩中,并有不同的特征矿物组合。与鄂北等地高压型榴辉岩比较,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的绿辉石富硬玉组分,而石榴石为一般的富铁铝榴石贫镁铝榴石的石榴石。钙质角闪石和钠钙质冻蓝闪石是超高压(柯石英)榴辉岩中主要的次生角闪石类型。榴辉岩的原岩是陆内拉张过程中形成的广义拉斑玄武岩,它们在中朝一扬子大陆板块汇聚造山的俯冲大地构造背景中,发生渐进变质。变质时地热增温率极低。造山运动后期,榴辉岩随构造运动抬升又经历两阶段迭加变质。  相似文献   
999.
赵秀兰  陈宁生 《地下水》1991,13(3):156-157
河北平原水资源十分紧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对机泵合理配套及机井综合效益的正常发挥影响很大,致使机泵井工作环境恶化,引起单井出水量衰减,灌溉效益降低,机泵井报废以及提水动力加大,耗能增加等,这是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对  相似文献   
1000.
福建中部地区金矿带古构造环境的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树峰 《福建地质》1991,10(1):34-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