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浙江地质》2010,(3):20-20
3月9日上午,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召开2010年第一轮土地例行督察动员大会,宣布为期近一个月的土地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此轮督察在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台州市和湖州市等5个地级市展开,涉及浙江省面积近50%。据悉,此次督察还将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开展实地核查。据上海局局长高向军介绍,  相似文献   
92.
93.
张萌萌  孟晓晨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2):1650-1658
近10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本文从市场潜力角度研究这一影响,根据《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2012.07》统计获得的城市之间平均旅行时间和发车频次数据重新定义市场潜力函数,对比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普通铁路和叠加高速铁路之后的市场潜力特征,探讨高铁对城市市场潜力的提升作用,并从中分离出时间压缩效应和频次效应.研究发现:①普通铁路市场潜力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市场潜力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镇群内,以及京广、京沪、京哈等重要铁路线沿线;②叠加高速铁路之后城市市场潜力整体上仍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且多中心结构更为突出;③京沪、沪杭铁路沿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宁波—厦门段客运专线沿线城市的高铁效应最大;④高铁连接的109个城市时间压缩效应的平均值为31.3%,频次效应的平均值为68.7%,频次效应是高铁效应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4.
郭晓琳 《中国地名》2014,(10):68-68
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洲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宁波是世界上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5.
环渤海滨海湿地时空格局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多期Landsat TM 等遥感数据, 采用目视解译和实地样点采集相互支撑的方法, 完成了环渤海 地区2000 年、2005 年及2008 年湿地提取和分类; 运用单一类型变化率模型、区域动态度模型和动态转移矩 阵, 揭示了环渤海湿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特点和驱动机制。研究显示环渤海地区的8 类湿地中, 属于人工湿 地类型的盐场和水库坑塘面积比例大且近8 年增长速度也最快, 年均分别增加205.52 km2 和146.10 km2, 滩 地和海涂减少最明显; 环渤海地区的三大流域中, 黄河流域湿地变化最显  相似文献   
96.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在滨海新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海洋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滨海新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对滨海新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旨在为促进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7.
正望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西枕巍巍太行,东望万里平川,在环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双重辐射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望都县成为各行业竞相投资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加。望都县委、县政府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以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为支点,通过科学谋划、深挖潜力,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98.
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微塑料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是指最大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近年来其污染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2017年6月,在环渤海潮间带9个站位采集了野生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样品,通过组织消解、滤膜分离和显微镜检筛分微塑料样品,并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μ-FT-IR)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摄入率为73.91%~95.65%;微塑料平均丰度为2.03个/个体,每克生物组织平均丰度为0.89个。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形状以纤维类最多,所占比例为67.06%,其次为碎片类,薄膜和颗粒类所占比例较少。微塑料颜色以蓝色居多,其次为白色。长牡蛎体内粒径小于500μm的微塑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粒径500~1 000μm的微塑料。微塑料化学成分包括人造纤维、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等6种类型,其中人造纤维所占比例高达50.00%。以上结果表明,环渤海潮间带长牡蛎体内均存在一定的微塑料富集;与国内外其它研究相比,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港口等站位的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丰度较高,而自然保护区站位的长牡蛎体内的微塑料丰度较低,表明微塑料污染与人类活动频繁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未来10年,随着经济向海关联度及对环渤海地区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实现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明确地区的发展现状。文章对区内各省市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区域内海洋产业的整体发展、产业结构现状,并利用SSM模型具体分析总结了各地区产业部门的特征与差异,旨在为地区间的协调与互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维、分形结构因子和均衡度计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由于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和交通通信网络的发达而表现出内部空间结构的紧致性;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其城市空间亦趋于集聚和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则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集中于渤海湾地区而形成了差异较大的内外圈层,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最为松散.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3个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