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388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非均衡性问题日益突显,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空间自相关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旨在探索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根据2004—2013年的数据,计算环渤海地区的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4组全局Moran’s I值,分析该时期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集聚演变过程。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面,选取2013年截面数据,通过Moran散点图和LISA分析,探究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相关程度和集聚情况,为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2.
1961-2010年环渤海地区寒潮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环渤海地区58个站的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按照寒潮国家标准统计寒潮次数和寒潮强度,分析环渤海地区单站寒潮和区域寒潮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单站寒潮出现频次的地域差异很大,大体上呈现自北至南递减态势,年平均次数最多的为张北21次,最少的京津地区不足2次。近50 a来环渤海地区共有233次区域性寒潮,出现在当年9月至次年4月,其中11月最多。区域寒潮呈显著减少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区域性寒潮事件频发,80年代开始明显减少并在1983年出现了突变。区域特强寒潮不多,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2次,自70年开始特强寒潮平均每个年代出现1次。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区域寒潮次数明显减少,但特强寒潮亦极端寒潮事件并未减少。  相似文献   
53.
利用改进的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SM),分析沧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其演进情况.结果表明,沧州市第一产业基础好、竞争力强;第二产业相对基础差且缺乏竞争力;第三产业基础差但发展快,有竞争优势.1993年以来,沧州市出现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现象,但仍不尽合理,第二产业的长期落后对该市发展形成掣肘.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沧州市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动第一产业现代化;全面振兴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竞争优势,继续壮大现代服务业;促进综合大港升级,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相似文献   
54.
从今年5月开始,煤炭市场进入整体低迷,煤炭价格"跌跌不休",6月份更是以每周近20元/吨的速度下行。海运煤炭网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52元/吨,继续刷新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最低点。这已是煤价连续第十周下跌,累计降幅达135元/吨。今年以来,受煤炭产能大量增长、国际煤价暴跌、国内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煤炭库存大量积压。一些业内人士担忧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55.
榆林黄河流域枣树虫害发生与气候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是全国红枣五大产区之一,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红枣生产、加工基地,榆林是陕西红枣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清涧、绥德、神木、吴堡、佳县等县。  相似文献   
56.
利用三维斜压流体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东海沿岸海区冬、夏季的斜压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数值研究 ,揭示研究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动力过程及其成因。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逆时针流动 ,近表层为向岸流 ,沿岸为下降流 ,近表层以下为离岸流 ,其在外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沿岸下降流自表层至底层逐渐由强变弱 ;夏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顺时针流动 ,近表层以下为向岸流 ,沿岸为上升流 ,近表层为离岸流 ,其在外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沿岸上升流自底层至表层逐渐由弱变强。就整个沿岸海区而论 ,冬季沿岸下降流和夏季沿岸上升流的强度都随着岸界地形坡度、风速及风向与岸线偏角的变化而变化。沿岸下降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冬季东北风与岸界地形的耦合效应及海区温盐分布不均匀所致 ,而沿岸上升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夏季西南风与岸界地形的耦合效应及海区温盐分布不均匀所致。  相似文献   
57.
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环流主要受到西南季风流控制,将热带印度洋水体从西向东进行跨海盆输运,然而在斯里兰卡南部沿岸存在一支与西南季风流方向相反的西向沿岸流,即南斯里兰卡沿岸流(SSLCC).本文主要利用ECCO2资料进行南斯里兰卡沿岸流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SSLCC的形成和孟加拉湾局地环流密切相关.当斯里兰卡穹顶区(SLD)环流偏强时,斯里兰卡南部形成局地气旋式涡旋,斯里兰卡东部沿岸流在SLD西部向南流动,随着气旋式涡旋北部转向西流形成强的SSLCC.相比之下,SLD较弱时,沿岸流仅存在斯里兰卡东部沿岸,斯里兰卡东部沿岸流无法向西转向,SSLCC和西南季风流一起向东流动,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局地风应力对SLD产生的强度影响.研究还表明,SLD强度对SSLCC流向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8.
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驱动WRF模式,对环渤海区域1981—2012年123次强风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天气系统形势下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WRF数值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2)西北路冷锋过程引起的环渤海区域强风强度较其他过程偏强,强风集中在辽东半岛西部、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东部。黄河气旋引起的强风过程与冷锋相比,分布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强风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东部及黄海海域,渤海海域的强风相对偏弱。3)强风过程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强风持续时间长,风速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弱。4)强风过程在渤海海域的最大风速呈增加趋势,而在渤海海峡以东海域和山东半岛南部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59.
3S技术在三角洲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3S技术的应用在许多研究和管理领域广泛推广并日臻成熟,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组成的3S技术相结合,综合应用于三角洲及滨海湿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充分体现了其快速、经济、高效的强大优势。本文实验区选在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方大河三角洲地区,经过资料收集、野外探查、光谱实验、室内计算机处理、野外抽样定位验证等阶段的工作,建立了合理的技术流程,并探讨了3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前景、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0.
当前,从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新的增长点正在东移,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海内外有识之士一致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看好亚太,亚太经济看好东亚,东亚地区经济看好中国,而中国经济增长又集中在东南沿海。从中国宏观区域布局来看,中国经济空间结构沿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相交分布,呈明显的“T”字型结构。而东海沿岸正处于“T”字型的南翼,是我国经济最开放、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21世纪又是海洋经济时代,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