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1篇
  免费   2301篇
  国内免费   2288篇
测绘学   303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1193篇
地质学   9456篇
海洋学   1808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739篇
自然地理   821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62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3篇
  1954年   5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在岩相古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岩相古地理图既是记录和说明地质作用过程中构造演化和沉积历史的重要图件,又是反映沉积学研究现状的标志之一。早期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经典的年代地层单元编图为古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板块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为单元的优势相编图是第二代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标志,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岩相古地理编图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以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为例,在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泥盆系海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层序、体系域、层序界面或相关界面为编图单元,进行了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的尝试。实践表明,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能够用更客观的动态变化来反映盆地的充填和演化历史,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液体流动与成藏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压实不均衡和生烃,特别是生气作用是可独立产生大规模超压的主要机制。根据超压顶面的几何形态、超压的发育机制、超压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可将超压系统分为封隔型超压系统和动态超压系统2类。超压流体的排放包含2个层次:从超压泥岩向邻近输导层的初次排放和从超压系统向上覆常压系统或相对低超压系统的二次排放。封隔型超压系统的流体排放主要通过周期性顶部封闭层破裂进行,动态超压系统的流体排放可能主要通过断裂或其它构造薄弱带、超压顶面隆起点和超压系统内构造高点处的水力破裂集中进行。超压盆地油气倾向于在静水压力系统富集,并具有幕式充注特征,但超压系统既可发育商业型油藏,也可形成大型气藏。  相似文献   
993.
锶同位素在沉积学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锶同位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的变化曲线不断得以补充和修正,已建立起具有全球一致性,可对比的海水锶同位素变化曲线背景值,为锶同位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在,锶同位素不仅在示踪岩浆及成矿热液的来源和演化,计算晚期成岩改造作用的规模和程度及流体/岩石比等方面已趋于成熟,并且越来越广泛运用于海平面变化,板块活动,海底扩张,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在一些热点研究上,如全球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也逐步显现出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4.
广西来宾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中层纹状灰岩和含泥质灰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栖霞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特征,对栖霞组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岩石微量元素含量、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痕量元素V/Cr、Ni/Co、U/Th、V/(V Ni)等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具有缺氧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桂西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阐述了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分布特征,简介了深水相地层序列并对桂西晚古生代的构造沉积背景作了新的解释,对长期以来认为是岩的广泛分布于桂西晚古生代地层中之基性岩浆岩,认为应属火山岩;文章还对右江海盆晚生古代以来的地质发展史提出了与“右江再生地槽”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并对桂西地区特殊的地质观象-“化石脉”的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对高龙金矿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矿床存在热水沉积事件,热水沉积对金的集成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地震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及其力学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治平  尹祥础 《地震》1996,16(4):372-376
通过对长期,中短期以及短前兆异常迁移速率的研究,发现长期,中短期,短临前兆异常分别以每年10,100,1000km的量级向震中迁移,异常迁移速率不是线性增加,而为非线性递增,从理论上对前兆异常迁移性的存在与迁移速率的非线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这对不同时期的前兆异常判断以及地震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区域酸性沉降的数值研究 I. 模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体健  李宗恺  南方 《大气科学》1996,20(5):606-614
建立了一个三维时变的欧拉型区域酸性污染物沉降模式,模式包括源排放、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及湿清除等六大部分。考虑到计算条件的承受能力和应用性的要求,在把握酸沉降形成的关键过程的前提下,合理地简化设计模式。相对于国内已有的工作,本模式在干沉积、气相化学、液相化学和湿清除等方面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地震矩张量反演地壳水平形变速度包括两个主要步骤:(1)由震源机制解计算地壳的平均应变率;(2)由应变率求速度场。文中对反演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详细论述,并讨论了速度场内的相对大地转动和线性结构的整体转动以及速度场的误差椭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在美国犹他州布莱汉姆市附近的砂乐中地质雷达25,50,100和200MHz天线的最大可能窗透深度进行了测定试验,我们发现,这种沉积环境(富含石英,厚而倾斜的砾支)对于试验目的来说是已知的最合适的场所,使用1000V的发射器和25MHz的天线能够探测52m的地层,并且有可能达到57m深,对于50,100和200MHz天线而言防碍地层界面有效探测的信号过分损失分别发生在47,37和28m以下,根据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