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01.
富流体的断层泥是浅部地震断层带中的特征岩石。一般认为,地震过程中摩擦热会导致粒间孔隙流体热膨胀增压,形成同震断层弱化(热增压机制),从而抑制摩擦熔融的发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MW 7.9)中断层浅部发生了摩擦熔融。汶川地震发生一年后,我们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一号钻孔(WFSD-1)732.6m深处的断层泥中发现了厚度约2mm的假玄武玻璃(凝固的摩擦熔融物)。该假玄武玻璃形成的位置极浅,且产生于非固结的、富流体的断层泥中。从岩心来看,断层面可见镜面构造和同震擦痕。微构造分析显示,该假玄武玻璃主要由石英碎屑和由长石与黏土矿物熔融的非晶质基质组成,基质中发育众多不规则的微裂隙,并可见流动构造。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其基质富Ba且被重晶石(BaSO4)小细脉切割,为同震及震后流体存在的证据。由于假玄武玻璃在流体存在的条件下会快速蚀变,且龙门山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年,因而这些完全未被蚀变的新鲜假玄武玻璃可能是最近一次大地震,即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产物。针对钻孔中断层泥进行的高速摩擦试验,证实了在钻孔732...  相似文献   
102.
高温影响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等工程活动,而传统陆地硬岩取心方法没有保温措施,忽略了温度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导致获得的参数失真,影响深部煤炭等资源安全高效开采。为攻关深部岩石保温取心技术,提出采用环氧树脂基空心玻璃微珠材料作为保温材料应用于保温取心设备。开展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微珠含量增加,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但其力学性能出现弱化;同时,不同强度类型微珠含量增大时,保温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由于荷载承担对象的变化,会在不同体积分数处出现拐点;材料保温性能与强度是一对矛盾体,随微珠增加呈现出博弈竞争规律。为定量评价保温材料性能,定义了保温材料强度导热比,发现S60HS微珠体积分数为30%、40%、50%时的保温材料综合强度导热比分别为1.796、1.719、1.737,优于其他同类型材料,初步确定可以作为深部岩石取心保温材料。试验结果为深部岩石保温取心提供可能,进而为深部煤炭等资源开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3.
104.
ODP 1143站最上部的3层火山灰深度(mcd)分别为5.55 m(本文称之为A层)、42.66 m(B层)、48.25 m(C层), 其厚度均为-2 cm. 微古生物资料初步限定它们的年龄分别为-0.07 Ma、-0.80 Ma和-1.0 Ma. 这些火山灰层主要由70-150 μm的火山玻璃碎屑组成.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 这3层火山灰分别与Toba第四纪3次火山喷发物(YTT, OTT及HDT)相对应. Toba火山喷发物在南海的发现暗示其喷发作用多发生在为南海夏季风期间, 喷发强度可能要比原先估计的更强.  相似文献   
105.
应敏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5,18(3):281-284,300
本文介绍了西谷核废物玻璃的组成、氧化还原状态、玻璃固化的冷却速率及浸出水等,对核废物玻璃稳定性的影响。描述了核废物玻璃的液相线温度、密度、转化温度、电阻率、热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大陆微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根据400K与1800K之间的相对测量结果,研究了流纹岩和安山岩玻璃和液体的热容。对这些玻璃相来说。实验数据与计算热容的经验模式相一致,而对这些液相来说,由于碱金属与铝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一致性不太好,用经验热容模式目前还解释不了这些相互作用。测量了这两种液体从玻璃转化点到1800K时的粘度。通过张弛过程的构型熵理论得知,粘度与温度的关系跟构型热容具有定量关系。对流纹岩和安山岩这两者的熔体来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描述了振动光谱在硅酸盐液体及玻璃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K2i2O5和K2Si4O9的最新喇曼光谱资料,讨论了相对于溶体松驰时标的振动光谱时标。基于粘度及热容的实验测定,硅酸盐体系通常被描述为“液体”或“玻璃”。它们的特征测定的时标要比振动光谱实验长得多。由于硅酸盐架状结构在一般实验室温度范围内具较长的结构松驰时间,硅酸盐“玻璃”和“熔体”对振动光谱实验总是表现出相同的无松驰响应。这是“玻璃”与“  相似文献   
109.
酸性火山玻璃的脱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白云母和玻璃陨石的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矿物中微量铀杂质在长久地质时间内发生的自发裂变的碎片径迹测定矿物年龄的方法,称为裂变径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