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9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931篇
测绘学   621篇
大气科学   347篇
地球物理   843篇
地质学   2193篇
海洋学   460篇
天文学   168篇
综合类   440篇
自然地理   88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21.
高速铁路隧道围岩抗力系数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吴立  邓宗伟  陈剑  唐爱松 《岩土力学》2015,36(2):532-541
以沪昆高速铁路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径向液压枕试验,测量各级压力下半径向变形,获取了隧道研究点处岩石抗力系数实测值。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的弹性抗力本构模型,建立了沪昆高速铁路隧道围岩抗力系数的5种理论计算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爆破裂缝弹塑性模型、塑性软化岩体模型、Lade-Duncan准则模型、统一强度理论模型,并有针对性的将所研究的20座隧道进行分类,分别计算其围岩抗力系数理论计算值。为了弥补现场试验点数目的限制,对所研究的隧道展开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地质特征下岩石抗力系数现场试验值、理论计算值、数值模拟值和规范值进行对比和综合,提出了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的围岩抗力系数推荐值,该推荐值突破了普通铁路隧道规范中关于抗力系数建议值仅限于弹性模型的限制,为优化隧道结构设计,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2.
基于Copula理论的粗粒土渗透破坏临界水力比降估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达  曾彬  顾东明 《岩土力学》2015,36(5):1253-1260
破坏水力比降是土体渗透稳定性分析和渗流控制的基础。以渗透变形试验为基础,分析了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与孔隙比、级配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间的相关性。利用Copula理论适合建立多个非独立变量间联合分布函数的优点,构造了拟合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 、孔隙比e、级配不均匀系数 和曲率系数 间相关关系的最优Copula函数,并将其应用于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估值。结果表明:具有单参数的四维对称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Nelsen No 6为最优Copula函数。利用构造的最优Copula函数求条件概率,便可得到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估值的保证率,或者计算在一定保证率条件下临界水力比降估值。通过比较临界水力比降试验值与Copula理论方法、Terzaghi公式及刘杰公式估值,阐述了Copula理论的可靠性,为建立粗粒土临界水力比降与孔隙比及级配特征的多变量统计概率关系及临界水力比降估值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23.
由于大型自升式钻井船的插桩位置通常距离海上钻井与采油平台较近,桩靴的插入过程可能会对临近平台的桩基础承载力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运用球孔扩张理论推导挤土效应产生的水平附加应力大小及其范围;提出一种近似考虑动力挤土效应的拟静力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桩靴下沉到不同深度处时的桩基承载力、桩身应力和最大水平位移,并与静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桩靴插入过程对周围土体产生巨大的挤压和扰动作用,使得桩基承载力降低,桩身应力变大,最大水平位移增加;与静力法计算数值相比,由挤土效应导致的单桩承载力下降6%~8%,桩身应力增大30%~80%,桩身最大变形量增长1倍。  相似文献   
924.
魏伟  向博文 《地理研究》2024,(3):701-717
以跨市就医为表征的医疗设施区域共享逐渐规模化和常态化,但既有医疗设施供需关系研究缺乏面向区域共享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基于“城市人”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面向区域共享的医疗设施供需关系研究框架,并采用2021—2022年互联网就医评价数据构建跨市就医网络,遵循“跨市就医网络空间格局-医疗设施供需关系”的路径,在全国尺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跨市就医供给呈现为“两核多心”的空间分布,沪京及各省会城市作为供给中心连接周边高需求县市,形成了多个单中心聚集格局。(2)我国医疗设施服务区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5个医疗设施一级服务区及21个医疗设施二级服务区,格局整体遵循省级行政边界、部分有所突破。(3)沪浙苏徽、川藏、陕青分区的就医活动变异系数较高(3.860~3.716),宁、鲁、闽分区的变异系数较低(2.942~2.299);沪浙苏徽、京津冀晋内蒙古、粤、鄂与陕青分区的供需匹配性较高(0.964~0.839),琼、赣与新分区的供需匹配性较低(0.453~0.41);形成了沪浙苏徽、京津冀晋内蒙古分区2个患者流入型分区,粤、陕青、鄂、川藏4个均衡型分区,及其他...  相似文献   
925.
根据浙江沿海地区滩涂围垦中的淤泥基础海堤工程设计经验,认为软土工程中竖井地基固结计算需考虑井阻随时间的影响,基于竖井渗透系数随时间指数衰减关系假定,利用竖井地基径向固结理论和等应变假设,并考虑多级线性加载及循环荷载等复杂荷载作用,重新推导了考虑井阻非线性影响下竖井地基固结解析解,通过与TANG X W等(2000)、Zhu G等(2004)恒定井阻地基固结理论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根据本文理论,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线性加载时间越长,竖井地基前期固结速率越慢,与骤加恒载工况差异越显著。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固结速率一般介于荷载最大值和荷载最小值的恒载情况之间;且固结度随外荷载的波动而相应地滞后性震荡,竖井渗透系数衰减越快,其震荡越明显,最终趋向于稳定震荡。  相似文献   
926.
吸力桶形基础沉贯与所施加的吸力密切相关,吸力值设置太小会导致吸力基础沉贯速度过慢,施工效益降低;吸力值设置太大将产生较高的桶内土塞,吸力基础下沉不到预定位置,从而使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引起砂土地基产生管涌破坏,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吸力值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通过吸力桶形基础的静力平衡条件获得了沉贯所需最小吸力值;根据桶壁底部土体破坏特性,并依据Hencky应力方程建立了桶壁内、外侧土体之间的有效应力表达式,求解了土塞加速上升时的临界吸力值;基于吸力桶形基础内部砂土的管涌破坏机制确定了最大吸力值,结合最大和最小吸力的理论公式得到了吸力桶形基础的最大沉贯深度。最后,采用实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最小、临界和最大吸力理论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7.
岩土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重力沉积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为了更好地研究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破坏机制,基于Christensen提出的破坏准则应与弹性应变能函数相协调的思想,推导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应变能,通过应变能的分解和整理,分析了应变能中各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确定了级数展开的基,从而使得应变能函数和材料破坏准则在形式上具有一致性,最终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脆性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破坏准则。该准则由5项能够与弹性应变能相协调的部分组成,仅包含5个独立且物理力学意义清晰的参数。基于常规试验给出了5个独立参数的确定方案。通过与Tsai-Wu准则及已发表的多组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28.
《岩土力学》2017,(11):3278-3286
在滑坡地段修建隧道时,隧道穿越位置对滑坡体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研究者较多针对隧道开挖问题或者滑坡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单独研究,而将两类工程问题联合起来进行理论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滑移线理论推导的隧道开挖对围岩扰动范围公式,结合隧道上部松动岩体的分析,得出隧道正交穿越滑坡体的最小安全下穿距离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基于Sarma法,对隧道上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的安全系数。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正交穿越滑坡的多个工况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对隧道围岩塑性区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成果可为滑坡地区隧道位置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9.
《岩土力学》2017,(11):3215-3224
基于非静水应力场中圆形衬砌隧道围岩与衬砌的弹性复变函数表达,利用黏弹性对应原理推导了隧道衬砌与围岩在光滑接触和完全接触情况下的黏弹性通解。推导中围岩符合黏弹性,衬砌为线弹性,且考虑了衬砌支护滞后效应,得到的理论解适用于所有线弹性元件模型。推导的理论解与以往理论解及数值解较一致。根据解答,假定围岩符合广义开尔文(H-K)黏弹性体时,分析表明,衬砌所受的径向、切向应力、衬砌的环向位移以及轴力弯矩均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并收敛于定值;两种接触条件下,围岩的位移、衬砌的应力、位移和内力沿环向分布规律均有较大不同,且随时间增大,二者相差越大。相比已有解析,文中所推导的非静水应力场中衬砌与围岩两种接触下黏弹性解更具普适性,且完全接触下的黏弹性解与深埋圆形衬砌隧道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对比两种解析可为实际中衬砌的合理选择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0.
针对目前国内外塑料排水地基固结计算均近似采用砂井等效模型的不足,本文将塑料排水板等效为形状极为接近的扁椭圆柱体,根据同焦椭圆柱理论及等应变假设,推导了线性加载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固结解析解;根据ADINA有限元计算及现有学者数值计算成果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与目前不同砂井等效模型对比分析,认为在理想竖井的二维平面固结理论下,本文理论与Long & Covo等效法“dw=0.5b+0.7δ”较为接近,说明扁矩形截面的排水“形状效应”比等面积圆形截面更优;对于考虑井阻影响时,我国《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 51015-2014)以及《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JTS147-2-2009)中建议的等效法均具有一定误差,建议采用本文理论计算。此外,地基荷载线性加载时间越长,地基前期固结速率越慢,与骤加恒载情况差异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