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9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990篇
测绘学   1400篇
大气科学   681篇
地球物理   575篇
地质学   3350篇
海洋学   201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287篇
自然地理   373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813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963.
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解决中药资源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了我国中药资源目前的状况,并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阐明了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和药材生产,是解决我国中药资源短缺问题的一条重要出,提出了我国必须建立和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药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64.
四川生态茶园的适宜型及物种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坚  谢宗旺 《自然资源》1995,4(4):57-61
四川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我国其它地区有其相似性和特殊性,本文从四川茶区的生态气候和植被区系特点出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建设四川生态茶园的可行性和不同适宜类型,以及适合茶园间作的林,果,药,绿肥等植物的种类和布置方式 。  相似文献   
965.
分析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电站水库流域的土地生态类型的形成条件与类型特征,以及水库建成后对库周土地生态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6.
本项目利用荒漠草原地区现有林片网,采用平行对比观测法,应用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荒漠草原地区不同结构的片状防护林对造林区内草地小气候以及牧草的群落结构、生长发育状况,水分利用状况,载畜量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明显地改善了造林区域内的小气候条件,引起了群落优势种的更替,即由以小叶锦鸡儿、冷蒿、针茅、隐子草为主要优势种变为以羊草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草群高度和盖度显增大。主要牧草种的出苗或返青期提早1-2天,生长速率增大53-250%。水分利用率提高100-150%,鲜草增产100-200%,载畜量增加100-200%。造林区域为0-1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88.9%,0-30cm土壤全氮量降低1.1-36.3%。造林结构以密度为1.5×1.5m或2×3m郁闭度为0.3-0.65的片林,其气候生态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967.
穆彪  张宗兰 《贵州气象》1993,17(4):34-37
银杉是中国特有的稀珍树种,系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本文在对贵州省天然银杉林生境气候、土壤等学科科学考察基础上,主要报道了贵州省天然银杉林区的光、热、水等气候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968.
969.
介绍了四川水稻定向引种诊断系统(DSIRV)的设计思路,以及建立水稻气候生态、栽培模型的依据和方法。该系统在四川已投入生产应用,其引种诊断成功率达70%以上,比常规品比法进行引种缩短周期2—4年。  相似文献   
970.
本文根据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山西省雁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生态经济学原则,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系统目标体系,并从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建设高效农田、延长食物链和发展加工业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