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1篇
  免费   5535篇
  国内免费   6044篇
测绘学   2623篇
大气科学   6193篇
地球物理   3226篇
地质学   20481篇
海洋学   3729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3306篇
自然地理   5354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1373篇
  2022年   1728篇
  2021年   1838篇
  2020年   1329篇
  2019年   1775篇
  2018年   1163篇
  2017年   1138篇
  2016年   1277篇
  2015年   1449篇
  2014年   2498篇
  2013年   1976篇
  2012年   2103篇
  2011年   2138篇
  2010年   1928篇
  2009年   2027篇
  2008年   2098篇
  2007年   1678篇
  2006年   1546篇
  2005年   1625篇
  2004年   1314篇
  2003年   1290篇
  2002年   1002篇
  2001年   995篇
  2000年   955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767篇
  1997年   794篇
  1996年   674篇
  1995年   642篇
  1994年   569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445篇
  1991年   350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本文通过赣杭火山岩带中的铀矿床和金矿床的REE特征对比,认为产铀矿和金矿的火山岩均属LREE富集型,但前 者明显的铕亏损;铀矿石与金矿石REE特征差别大,前者∑REE和HREE大大增高,铕强烈亏损,后者∑REE降低,铕呈弱异常或无异常。REE贫富程度和分布模式可作为矿床评价因素。  相似文献   
953.
已被多数研究察尔汗盐湖的地质学普遍运用的,原苏联学者М.Г.Валящко的干盐湖晶间卤水分异成因-“重力垂直分异”说,并不能圆满地解释该湖晶间卤水非常复杂的分异现象。现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用数学地质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把全湖S3盐呈晶间卤发为8个总体,将其补给系统分为4大子系统,40个更小的系统。  相似文献   
954.
研究表明,本区自然金主要以显微金形式存在,明金甚少。金主要分布于各种硫化物中,其中则以黄铁矿为主,此外,还可产于石英和褐铁矿等矿物中。自然金与载体矿物之间的散布关系有3种,即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且以后者为主,约占82.5%,这说明在成矿过程中,金的沉淀和就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本区自然金平均含金84.44%,含银15.61%,成色为844。  相似文献   
955.
黄铁矿的中远红外谱及其对含金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59-65
针对黄铁矿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中─远红外幅射以及透射吸收谱与反射吸收谱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金性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确定了黄铁矿含金性的红外光谱评价准则是:v1、v2、v3吸收带的频率分别低于415cm-1、347cm-1、287cm-1,Tov1-Tv1值低于30,Tov2—Tv2值低于5时为富金;相反的情况为贫金或无金。在样品物质浓度(C)相同的条件下,黄铁矿特征吸收带的光密度(D)值随其含金性提高而变小。  相似文献   
956.
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统计方法对20组世界各地大陆下地壳组成的估计值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大陆下地壳组成具双峰式分布特征,峰值代表了A、B两种元组分。组分A为幔源垫托岩浆的结晶分凝产物,组分B为古老的大陆壳物质。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同位素成分确定和探讨对建立恰当大陆动力学模型具有深元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7.
海州式磷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先孝  姚超美 《矿床地质》1996,15(2):171-181
海州式磷矿成矿物质有多种来源。磷元素在地壳发展过程中,随着磷矿成矿作用不同阶段物化条件等改变而变化,将成矿划分为沉积、变质及改造三阶段。中元古代早期海州群锦屏组,肥东群双山 ,宿松群柳坪组和虎踏石组及红安群七角山组下段为其“源”,磷块岩形成后,由于变质、混合岩化交代和风化淋滤作用,使磷质活化,在一定的空间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58.
959.
工业废渣赤泥中钪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叙述了工业炼铝原料黔中铝土矿(也包括与其紧密伴生的硬质粘土岩)及其废渣赤泥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钪与稀土含量和稀土的分布模式。通过淋滤实验、酸处理、人工合成方钠石及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证实了赤泥中的钪不是离子吸附,也不存在于工业生产所形成的铝硅酸盐矿物相中,而是以类质同象分散于铝土矿的副矿物中。  相似文献   
960.
牧护关花岗岩中锆石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