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6篇
  免费   907篇
  国内免费   1921篇
测绘学   967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468篇
地质学   4854篇
海洋学   18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86篇
自然地理   68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用AET法建立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家彬 《海洋通报》1994,13(6):85-91
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建立是制定其质量管理环境标准的前提。国外近20年的研究已逐步建立起一系列有效的沉积物环境质量确定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可以互为补充,其中表观铲应阈值法正在受到重点关注。这种方法结合了现场实际与实验室确认两方面的大量可靠数据,综合判定沉积物的质量阈值,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82.
福建近海主要经济渔业生物营养级和有机碳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振彬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2):153-158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52种鱼类、6种虾类、4种蟹类、1种虾蛄和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营养级以鱼类最高,为2.1~3.7级,平均2.65级;头足类为2.04~2.88级,平均2.60级;蟹类2.38~2.73级,平均2.58级;虾类最低,为1.64~2.21级,平均1.96级.干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也以鱼类最高,为33.0%~76.2%(m/m),平均46.25%(m/m);头足类为27.80%~46.16%(m/m),平均40.24%(m/m);虾类为30.60%~38.40%(m/m),平均34.90%(m/m);蟹类最低,为25.00%~30.78%(m/m),平均28.24%(m/m),鲜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还是以鱼类最高,为4.80%~29.55%(m/m),平均13.75%(m/m);蟹类为8.90%~12.68%(m/m),平均10.74%(m/m);虾类为6.97%~11.53%(m/m),平均9.55%(m/m);头足类最低仅为7.38%~8.52%(m/m),平均7.95%(m/m),干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和鲜样有机碳含量百分率与营养级均成正相关,但前者的相关性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3.
利用臭氧氧化实现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合生物反应器,对应用臭氧氧化实现污泥减量进行了研究。2个相同的复合生物反应器平行运行,1个作为对照系统,1个作为氧化系统。反应器内装有半软性填料,投加量为10%。曝气池中悬浮污泥浓度为1 500 mg/L左右,生物膜浓度为2 000 mg/L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氧化污泥比例的增加,污泥表观产率系数也随之降低,当臭氧投量为0.05 g O3/gSS,每天氧化的污泥分别为反应器内污泥的10%,20%,30%时,污泥表观产率系数分别减少28.2%,44.9%,75.8%。虽然随着污泥氧化比例的增大,氧化系统出水CODcr略有增加,但氧化系统仍能保持其生物处理能力,CODcr去除率在92%以上;2个系统之间氨氮的去除率相差不大,氧化系统的硝化能力基本没有受到臭氧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用小麦岛和团岛观测站提供的青岛近海气象和水温资料,以适于SO2气体和硫酸盐(SO42-)气溶胶的干沉降模型研究了模型中的输送阻尼对两种污染物质干沉降速率的贡献,并计算了2003年青岛近海地区两种污染物质干沉降速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对SO2而言,粘性副层传输系数对沉降速率的贡献大于空气动力学传输系数;对于SO42-,空气动力学传输系数对沉降速率的贡献要大于表面传输系数。SO2和SO42-的干沉降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187~0.868cm/s和0.188~0.532cm/s。两种污染物质干沉降速率的四季变化有相似的规律,即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85.
樊海平 《台湾海峡》2004,23(4):500-506
由吡喹酮和克螨特组成的复配制剂对小球藻、轮虫、蚤状溞、水蚯蚓和卤虫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复配制剂对轮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3.9mg/dm^3(24h)和3.03mg/dm^3(48h).安全浓度(SC)为0.0432mg/dm^3;对蚤状溞的LC50为345.14mg/dm^3(24h)和17.5mg/dm^3(48h),SC为0.0135mg/dm^3;对水蚯蚓的LC50为636.80mg/dm^3(24h)和79.07mg/dm^3(48h),SC为0.366mg/dm^3;对卤虫无节幼虫的LC50为201.84mg/dm^3(24h)和8.91mg/dm^3(48h).SC为0.00519mg/dm^3,复配制剂对水环境生物的破坏作用小.  相似文献   
86.
两项新技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两项新技术,用泡沫净化空气、海水和生物效应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文中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原理、设计安装及使用效果。希望这两项新技术能够得到推广,以提高出苗率,增加海水苗种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我国东部及其海域,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接触带。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因而影响和控制着上述地区构造的形成和发展。构成我国东部地区构造格架的北北东向隆起带和沉降带,是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的结果。中、新生代以来我国东部及其海域,岩浆活动具水平分带性及水平迁移性;在时间上具多旋回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水样及生物体内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在酒石酸盐-乙二胺-高氯酸-亚硫酸钠-高碘酸钾-EDTA体系中同时测定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波峰敏锐,波形稳定。Zn2 浓度在0.4~40μg/dm3,Mn2 浓度在1.6~80μg/dm3,Se(Ⅳ)浓度在0.02~3.0μg/dm3范围内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取天然水样平行12份测定,变异系数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_(17)和C_(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度和17α(H)-22,29,30-三降藿烷与18α(H)-22,29,30-三降新藿烷的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上的差别。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有机组分的特殊性,如生物来源的C_(17)和C_(18)量占有优势,有机碳含量(1.0—1.3%)高于南海样(0.3—1.0%),重排甾烷量少,生物构型的ββ藿烷已转变成地质构型的αβ藿烷和βα型莫烷化合物。  相似文献   
90.
通过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等项分析,对东海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腹足类、双壳类、苔藓、珊瑚、海胆等骨屑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确定了矿物成分与生物属种的关系,并基于有孔虫壳体化学成分将壳体分为均质壳和异质壳,生物碳酸盐中镁主要富集在方解石及镁方解石中,锶在方解石和镁方解石中的分配系数(D)相似,为0.11—0.14;在文石质骨屑中D=1.09-1.20。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生物属种有明显关系。据一些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偏差值计算的水温来看,本次测定的有孔虫属种的骨屑不能作为理想的骨屑温度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