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32.
运用氧化还原电位法定量研究煤系地层的沉积地球化学相(环境)。通过研究,将山西组含煤岩系划分成四个沉积旋回和四个沉积地球化学相(氧化还原过渡相、还原相、强还原相、超强还原相),主要煤层分布于第一沉积旋回结束期超强还原相的泥炭沼泽阶段。  相似文献   
33.
肖束曦 《湖南地质》1990,9(1):65-71
具有低阻的无烟煤和砂泥质岩石,它们的密度和导电性分別与声波传播速度和电极电位有着对应的联系,用声速法和电极电位法可对无烟煤作出评价。这是两种有用的无烟煤测井新方法。从测井资料上不仅可以找出煤层的埋深、厚度和结构,而且声速测井还是一种有用的岩层孔隙度探测方法,是解决天然状态下的煤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解释煤层的方法和可靠程度以及岩层孔隙度的估算及其校正。  相似文献   
34.
电阻率法中求解异常电位的有限单元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世浙  刘斌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2):511-515
  相似文献   
35.
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量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成 《铀矿地质》1994,10(2):119-123
本文用作者合成的新试剂-钒金试剂Ⅱ做指示剂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量金,终点明显,操作简便,测金量范围很宽,而且灵敏度很高。岩石矿物经王水-磷酸溶解,聚氨酯泡塑富集分离后,Au(Ⅲ)在硫磷混酸介质中经Ⅰ-还原至AuI43-,以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钒酸铵滴定AuI43-中络合的Ⅰ-到溶液出现紫红色为终点。试样中测金范围在0.000001—100μg/g,相应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4.3%-1.69%。检出限为0.2pg/6ml。  相似文献   
36.
诸暨璜山金矿是除治岭头以外浙江省第二金矿,它的找矿模式为"三高两低一复合"的找矿模式,即高金晕、高极化率、高磁场跳跃、低电阻率、低电位和北东断裂与北东东断裂复合处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在其附近仍有类似成矿部位,有望扩大远景.  相似文献   
37.
汪德进  沈文豪 《地下水》2007,29(3):82-83
在恒电位模式下,利用电解槽,采用阳极溶出法,以汞为阳极,对汞膏的处理回收进行了生产试验,共处理汞膏 441.6 kg,回收纯汞 398 kg,回收率达 90.1 %.结果表明,恒电位阳极溶出法是处理汞膏的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于振波  赵连义 《山东气象》2001,21(3):46-48,50
以济南齐河雷达塔楼的防雷设计施工为例,阐述了我省新一代天气雷达楼在设计和建设施工中,针对雷电的各种危害途径所采取的具体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9.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40.
诸暨璜山金矿是除治岭头以外浙江省第二金矿,它的找矿模式为“三高两低一复合”的找矿模式,即高金晕,高极化率,高磁场跳跃,低电阻率,低电位和北东断裂与北东东断裂复合处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在其附近仍有类似成矿部位,有望扩大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