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含砂盐水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冲蚀腐蚀磨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石油钻井中,经常采用海水钻井液作为循环冲洗介质,但海水钻井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了研究海水钻井液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作用,利用自制的冲蚀腐蚀磨损试验装置,采用含砂盐水,综合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理论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钴基胎体材料总的损失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随着水中盐度从0.5%到3.5%增加而增大,或者在一定盐度条件下随着温度从25℃至50℃增高而增加。在高盐度下,当含砂量从550 mg/L降到150mg/L时,可测得总的质量损失量99%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及其相关腐蚀引起的。通过数据分析,还发现温度增高时,腐蚀速率增大,当温度以及固体颗粒含量同时增加时,腐蚀速率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52.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通过对制备条件pH值、添加剂量、搅拌强度的研究,探讨了其对掺Zn球形氢氧化镍  相似文献   
53.
罗先熔  胡云沪 《矿床地质》1998,17(Z5):893-896
宋家坡斑岩铜矿地电提取异常特征是Zn>Cu>Pb,呈现明显的电化学型异常标志。模拟实验结果得出,斑岩铜矿体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溶解能力,斑岩铜矿电导率异常呈低背景,高强度,典型“兔耳状”形态分布,其成分组成主要是SO42-, HCO3-,Mg2+。  相似文献   
54.
地电化学提取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金铭  卢军 《地学前缘》1998,5(2):208-216
根据离子溶液电化学的基本性质和稳定电流场的基本理论,通过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实验,指出: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由所在地点迁移至接收电极所需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当外界条件一定时,加大供电电流强度可减少接收时间;离子淌度值很小,由实测时量曲线计算出的ui值,一般不超过几个cm2·h-1·V-1单位,因此欲提取深部离子,即使在最有利条件下也是非常困难的;由不同供电电流强度测出的时量曲线,计算得到的淌度值是相等的,因此改变供电电流强度并不能改变离子淌度值,但当围岩介质的颗粒度较大时,可使离子淌度值变大;离子的迁移质量与供电电量Q=I·t成正比,因此在供电电流强度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间断供电方式可取得与连续供电相同的结果;通过浅部已存在的离子晕,用电提取法可以发现深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55.
56.
作者从当前某些对《地下金属离子电提取法》找金效果认识的绝对化倾向和命名混乱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该方法的概念和对该方法的命名。并指出为了不同异常间的对比而提出标准化单位制问题。 为了扩大找金矿信息,指出采用双极提取的必要性。强调在搞该法的同时,要注意利用初始电流这个参数,它的变化往往同断裂构造和硅化相联系,探讨了产生双峰金异常的原因,并指出了该法亦有非矿金异常的问题。 强调了进行该法必须进行恒流控制,并指出当前使用的几种电流控制器及其提取方式。 文章中提出的七点是当前开展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7.
58.
地电化学(泡塑)样品中金与锑的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模拟实验获得附载金、锑的泡塑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硫脲解脱法、灰化法、硝酸加氧化剂消解法的比较实验,确定采用硫脲解脱法是地电化学(泡塑)样品金、锑的最佳解脱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利用硫脲解脱一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某隐伏金锑矿床82件地电化学(泡塑)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出有明显的金、锑异常,指示了重要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59.
锑矿地电化学异常特征、成晕机制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锑矿的地电化学Pb、Zn、As、Sb异常同步垂直出现在隐伏锑矿上 ,异常值的高低排列顺序是As〉Sb〉Zn〉Pb ,呈明显的电化学性异常标志。锑矿的电化学溶解试验结果表明 ,锑矿不但能产生电化学溶解 ,而且电化学溶解能力较强。找矿预测在云南木利、贵州半坡都取的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刘占元  周国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73-177
电化学方法存在设备笨重、野外技术可操作性差以及缺乏归一化标准等问题.近年来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促进了方法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概略披露了近期技术改进的成果以及技术改进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