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6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毛永和 《矿物学报》1990,10(1):66-74,T007,T008
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溶矿试验研究证明,在某地“卡林型”金矿中,黄铁矿是最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由先期形成的含Au和As很低的自形晶核心和后期形成的含Au和As很高的环边组成,其中Au和As呈正消长关系。因此,根据As的分布情况即可研究和认识Au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改善矿石的氧化焙烧、氯化处理和氰化浸出工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诺尔特地区位于我国重要的阿尔泰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北部山区,近年来在该区不断发现有铜金矿化点,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小土尔根铜矿位于诺尔特Au—Pb—Zn(—W—Mo)成矿带北部,红山嘴大断裂的北侧,成矿条件有利。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选取该矿不同矿体中矿石的金属硫化物进行矿物学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测试其化学成分和S、Pb同位素组成,以探讨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和成因类型。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黄铁矿的Co/Ni比值集中分布于5.0~11.1,S/Se范围为2217~7388,指示其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潜火山热液成因;闪锌矿中S/(Zn+Fe)值高于理论值,显示了硫逸度较高的热液环境;黄铜矿的[n(Cu)+n(Fe)]/n(S)=0.98,推测其成矿温度约为200℃,这与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脉中所测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220~250℃基本一致,均表明其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方铅矿的Pb/S值低于理论值,同样指示了硫逸度较高的热液环境;闪锌矿等硫化物中,多种元素均有类质同像现象的发生。硫化物的δ~(34)S_(V-CDT)组成范围比较窄,变化范围为7.1‰~10.6‰,集中分布于7‰~9‰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塔式分布特征,主要为单一的岩浆硫。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以及△β—△γ图解中,均显示其为壳幔混合源。综合目前研究,笔者认为小土尔根铜矿可能是晚古生代早期(D_1—D_2)阿尔泰造山暂歇拉张期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3.
罗荣根 《岩矿测试》2016,35(4):420-424
载金炭对汞有较强的吸附性,易造成黄金生产工艺污染及活性炭吸附金的活性降低,需测定载金炭中的汞含量以监控汞的危害。应用目前测定汞的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需要高温去除基体炭,但容易造成汞的挥发损失。本文采用固体测汞仪在不需样品前处理及不加入其他试剂的情况下实现了载金炭中总汞的直接测定,载金炭最优热解条件为空气流速0.8~1.2 L/min,蒸发温度680~740℃,汞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样品在热解过程中基体炭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干扰可由仪器自动消除,所以基体炭对汞的测定无明显影响。全流程的管道不足50 cm,且整个管道处于较高温度之下,通过加大空气流速可快速消除管道上残余的汞,减少了记忆效应的影响。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测定下限为0.014μg/g,汞的测试结果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4.
晶质铀矿的含量、形貌、成分、铀矿物类型、与铀矿物共存的矿物组合等特征可以作为产铀与不产铀岩体的判别标志,为花岗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长江岩体和九峰岩体是粤北地区典型的产铀与不产铀花岗岩体,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测试了九峰岩体的铀矿物并与长江岩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九峰岩体的铀矿物主要为晶质铀矿,其化学年龄可分为两组,分别为~160 Ma、~105 Ma,与长江岩体的两组晶质铀矿年龄基本一致;其中第一组年龄代表岩体的成岩年龄,第二组年龄与粤北地区~105 Ma的基性岩脉侵入时代相对应;但九峰岩体缺少长江岩体中~74 Ma的成矿年龄。相比于长江岩体,九峰岩体的铀矿物受到后期热液事件的影响较小,U没有发生明显的活化、转移,因而未能富集成矿,没有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105.
喻顺  陈文  孙敬博  尹继元  张彦  刘新宇  袁霞  马勋 《地质学报》2016,90(8):1874-1885
沉积盆地碎屑岩记录了相邻造山带构造演化及隆升剥蚀的重要信息。本文对库车盆地白垩系砂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及~(40)Ar/~(39)Ar定年分析,并与天山造山带的数据对比研究表明:库车盆地白垩系砂岩中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硅原子数小于西南天山蓝片岩及榴辉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形成时的压力低于目前保留在西南天山蓝片岩中多硅白云母;白垩系砂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396.6 Ma,与在低温高压变质带中获得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419~310Ma一致,表明了在白垩纪西南天山低温高压变质岩带已抬升至地表遭受剥蚀,为库车盆地提供大量的物质,也表明了在白垩纪西南天山低温高压变质岩带高度(海拔)高于其南部的哈尔克山,而现今天山地貌形态显示低温高压变质岩海拔低于哈尔克山,这可能是由于新生代天山地区差异隆升剥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6.
西藏列廷冈矿床是林周盆地Fe-Mo-Cu-Pb-Zn矿集区内近年来新发现不久、规模较大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区磁铁矿发育,主要包括块状、浸染状和脉状3种类型。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矿床成矿期划分为矽卡岩期和热液期2期,进而划分为5个成矿阶段:早期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早期热液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其中,块状磁铁矿主要形成于退化蚀变阶段,浸染状和脉状磁铁矿主要形成于早期热液阶段。以磁铁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EPMA)和单矿物微量稀土元素ICP-MS分析实验,重点对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矿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磁铁矿内均含Ti、Si、Ca等次要元素以及Na、K、Cr、Ni、Co、Pb、Ba、Sn、Sr、Sb、Cu等多种可检测到的微量元素,且矿物内主要发生了Al、Mg、Mn等元素的类质同像置换,综合TiO_2-Al_2O_3-MgO、TiO_2-Al_2O_3-(MgO+Mn O)和(Ca+Al+Mn)-(Ti+V)、Ni/(Cr+Mn)-(Ti+V)等多种磁铁矿成因判别图解投图结果及矿体野外宏观地质特征,表明矿区磁铁矿均为热液成因。块状磁铁矿具明显的Eu正异常,浸染状和脉状磁铁矿具Eu负异常,均无明显Ce异常特征,表明富Eu成矿流体在矽卡岩期的高温氧化环境下形成了矽卡岩型块状磁铁矿体,在热液期则逐渐转变为低温还原环境,形成浸染状和脉状磁铁矿及多种金属硫化物,且铁的物质来源主要与矿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钡矿物种类丰富。通过对南秦岭钡成矿带钡矿床中矿石和矿化围岩的电子探针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中钡主要以重晶石、毒重石、钡解石、菱钡镁石、钡长石、汉江石、安康矿、钡冰长石、钒云母等形式存在;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针镍矿、闪锌矿、硫钒铜矿、蓝辉铜矿、斑铜矿。此外,还发现少量钒钛氧化物。在研究钡矿物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对毒重石、钡解石、菱钡镁石、钡长石、钡冰长石等钡矿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南海东北陆坡区铁锰结核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取自南海东北陆坡区的铁锰结核成分进行了X射线衍射,中子活化和电子探针研究,结核的组成矿物有δMnO2、针铁矿,水针铁矿,石英,斜长石,角闪石,钾长石,伊利石和白云母等。铁锰成分变化较大:Fe为7.1%-16.0%;Mn为5.8%-7.7%。Cu,Co,Ni,Pb含量低,分别为0.04%-0.06%、0.11%-0.15%、0.02%-0.03%和0.05%-0.07%,Mn/Fe比值为0.7。铁锰结核从内壳层向外壳层含铁量逐渐增加,Cu,Ni含量波动降低,反映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沉积环境波动,陆源碎屑物供给增加和Mn,Cu,Ni,Co元素来量变化的影响,具有典型边缘海水沉积成因铁锰结核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悬浮物和沉积物粉末样品的EDAX分析进行了条件试验和数据处理,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分析条件,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0.
诸广中段三九矿田是新近发现的花岗岩型铀矿田,然而该区缺少铀矿物原位定年研究。本次研究以矿田南部石壁窝矿区铀矿石中铀矿物为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开展了铀矿物的矿物学研究。研究显示,晶质铀矿主要赋存于黑云母中,常呈不同程度溶蚀或交代状与石英、蚀变绿泥石、蚀变长石等矿物共伴生;沥青铀矿分布较广,常与黄铁矿、赤铁矿、硅质细脉等伴生。电子探针U-Th-Pb化学定年法测得铀矿石中晶质铀矿年龄为161.7~128.7 Ma,计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49.0±6.2) Ma (MSWD=3.9,n=6);测得沥青铀矿年龄为108.8~90.5 Ma,计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97.7±1.7) Ma (MSWD=0.99,n=5)。测得的晶质铀矿U-Pb年龄与前人的花岗岩锆石年龄相近,沥青铀矿形成年龄明显小于花岗岩结晶年龄,显示区内铀成矿存在较大岩矿时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