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在亚平宁山区中心的两个重要的喀斯特水地质单元研究与描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水地质和水化学特征。研究区域是主要的地下水排泄泉所处的关键地方,该处在关键地方的构造与地下水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潮汐能是一种洁净无污染、蕴藏量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开发和利用潮汐能,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多年来对潮汐电站建设的研究和试点,不仅在技术上日趋成熟,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潮汐发电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潮流能电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旨在为建设投资决策和项目核准提供依据。在比较与研究水电和风电经济评价的成果、分析潮流能电站建设项目及其经济评价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理论与方法,给出了潮流能电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步骤、参数和方法;强调了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分析的必要性;提出了海洋能电站利国利民,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高,国家应给予海洋能电站建设项目政策优惠的建议;并说明了评价方法还应在实践中检验和不断完善。潮流能电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对促进沿海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缓解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偏远海岛能源供给,加强海岛建设以及巩固海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4,(13):59-61
说明:试题和答案见本期"试卷交流"(课标乙地理)[第1~3题解读]试题以太阳能光热电站建设为背景,考查太阳能的分布、电站建设影响和正午太阳度的有关知识。第1题,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次是西北内陆地区。所给选项中,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体现的是太阳辐射在我国分布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省核工业二六九大队)四川平武仙女堡电站隧洞项目部共有8名管理人员71名现场施工人员。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该项目部正在四川平武县仙女堡电站C4标施工,项目部在做好自救的同时积极参加当地的抗震救灾,成为地震后平武县当地第一个拥有铲车、装载机等专业重型机械和地质技术人员、爆破技术人员并立即投入抗震救灾的队伍。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摆式波力电站的吸能机制,提出了吸能原理,从力和作功的角度探讨了吸能的实质,分析比较了几种摆板运动方程形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给出了波能转换效率的定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波能转换效率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8.
潮汐电站建坝对乳山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型,对山东省乳山口湾进行了潮汐电站建坝前水动力环境的现状模拟和建坝后的预测模拟,模式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建坝前后乳山口湾,潮位特征、流场及余流场分布情况、海湾自净能力等水文环境要素进行了对比,系统分析了乳山口湾水文动力环境要素特征以及潮汐电站建坝对乳山口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9-07-31,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溪河流域金阳县地洛电站施工区暴发泥石流,造成9人死亡、施工道路及设施损毁.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认为,"7.31"泥石流是一场高容重低粘度坡面型泥石质泥石流,强降雨是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条件,工程弃渣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过沟公路未合理设置排水涵洞,路基被毁,沿途大量物质补给是泥石流形成的促进因素."7.31"泥石流隐蔽性强,人们对其危害范围认识不足,防灾意识薄弱,监测预警不到位,是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结合西溪河流域水电开发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提高防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等防治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切实落实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0.
库区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显著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致使区内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经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江桥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在实际调查库长为100km的河谷段,共发育着81处地质灾害点,总平均线密度(D)为0.81个/km,其中滑坡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共发育59处,占总灾害点的72.84%。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库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和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的关系,为工程的规划和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