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32篇
地质学   668篇
海洋学   25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1.
本文提出了应用地震损伤指数评定结构抗震性能要求的方法。首先,建立了抗力谱曲线和结构损伤指数的关系,得到了反映不同设防水准损伤目标的结构地震务容许延性系数;其次,应用屈服位移Chopra能力谱法确定地震损伤延性系数;然后,提出了应用结构地震损伤延性系数和容许延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来评定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实施的步骤。  相似文献   
912.
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从欣  郭大庆  郭心 《中国地震》2001,17(4):378-385
结合川滇菱形块体的活动特征,应用图型动力学的损伤演化诱致突变分析方法,研究了川滇地区两条地震带中强地震的损伤演化过程,并给出各地震带演化到破坏态的所有可能的各单元初始状态的组合形式图。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区地震预测实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13.
推导了损伤介质中应力场变化与地面位移场和重力变化的关系,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和重力场变化来计算地球应力场变化的边界元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地区的1992-1995年的GPS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壳内15km深处的应力场变化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应力场变化分布与1996年发生的包头Ms=6.6级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震区的应力场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方。  相似文献   
914.
岩石在复杂荷载下的细观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  郭应桐 《岩土力学》2001,22(2):159-162
采用微裂纹扩展域的概念,准确地描述了岩石中微裂纹的损伤状态,解决了任意复杂加载路径下的岩石损伤演化问题,用有效场方法来计算岩石损伤柔度张量,反映了岩石微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15.
论高速磁浮线路抗震设防标准与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是一种依靠电磁力实现车辆无接触运行的新型有轨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充分考虑高速磁浮线路的特点和重要特性,借鉴其它行业的工程抗震设防标准,通过类比分析,提出和建议了适于磁浮线路的三级抗震设防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磁浮线路不同程度的地震损伤性能和可能的地震震害分析,提出和建议了磁浮线路结构考虑使用功能和地震损伤性能的三水准抗震设计准则,为我国长大干线磁浮线路抗震设防标准和设计准则的建立和细化并逐步形成设计指南和规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6.
岩石类材料峰后本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岩石、混凝土等材料的复杂性,使其峰后本构理论的研究非常困难。国内外许多学者依据多种力学理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本构模型。本文在讨论岩石力学本构模型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概要介绍了已有的各类本构模型并进行了简单评述,最后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17.
基于所建立的反映岩石冲击压缩、拉伸损伤理论模型以及深孔微差爆破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化和破碎规律,分析了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通过对水平边界条件下爆破破岩物理、力学过程的研究,探讨了深孔微差爆破的作用机制和爆破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18.
一种盐岩流变损伤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Carter流变模型基础上,引进损伤,提出了“损伤增速界限”的概念,从而,建立了一种盐岩流变损伤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这种盐岩流变损伤模型,不但能很好地反映高应力水平下盐岩的流变损伤特性,而且,也能真实地描述低应力水平下盐岩的初始蠕变损伤和稳态蠕变损伤。 损伤增速界限对损伤演化和蠕变发展影响很大,关系着加速蠕变的发生与否。研究还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实验条件下表述盐岩损伤的参数离散性不大,该模型的应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919.
在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车载响应分析,得到全桥的动力响应,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对疲劳危险部位建立局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局部应力分析。在结构健康安全监测系统实测数据基础上,得到应变循环标准块,用基于热点应力疲劳评估方法对危险部位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920.
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及CT表现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32例DAI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DAI的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32例,脑实质内出血灶23例,呈单发或多发,直径小于2cm,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胼胝低,基底节区和脑干,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脑室内出血7例,合并硬膜下/外血肿8例,颅骨骨折7例,结论:DAI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对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