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526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252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08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准确地计算区域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可以对稀缺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同时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采用RS技术,对新疆哈密地区1990年、2000年、2005年中巴资源一号卫星(China 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数据进行解译,形成1990年、2000年、2005年哈密地区土地覆被图形数据和相应的属性数据,确定相应年份各景观类型的面积;(2)参考有关研究并结合哈密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各景观类型的单位生态用水定额和需水定额,进而计算出1990年、2000年、2005年哈密地区的生态用水量,并以2005年哈密地区生态用水量为主要依据计算出保持哈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哈密地区生态环境整体保持在现状水平不致恶化、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巴里坤湖区)有所改善的生态治理目标,区域内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7.526×109m3,这一庞大的需水量将对该地区水资源配置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当结合各类景观的地物空间位置特征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区域生态用(需)水量最大的景观(低覆盖草地)可以利用山地积雪融水进行自给,区域内实际需要规划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66×108m3,仅占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的3.53%。在区域生态用(需)水计算过程中应考虑各种景观类型的生态用(需)水量的时空差异性,以保证水资源调配的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92.
矢量GIS数据位置精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采用野外测量法评价矢量GIS数据位置精度的过程,为精确评价位置精度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讨论了必要的检测点数目、检测点选择等,并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3.
本文简要阐述了IE浏览器中安全调用本地程序的安全限制、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实现机理和使用方法等,并通过VC6.0编码实现一个ActiveX控件CyxmLocal-CallCtrl,应用该控件成功调用国土资源部内网中“探矿权管理信息系统”等本地程序。本文中的技术思路对于类似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
研究空间数据质量的常用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喜  刘宏林 《地图》2001,(4):16-18
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中 ,空间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 ,中国在GIS的理论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方面 ,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空间数据的质量欠佳 ,是许多系统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空间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1.空间数据质量的定义空间数据质量是指空间数据产品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特性 ,主要包括数据源、点位精度、属性精度、要素完整性和属性完整性、数据逻辑一致性、数据现势性等。GIS的数据质量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和正确率来度量。2 .研究空间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GIS的数据…  相似文献   
95.
从技术和应用领域探讨了基于GPS的移动位置业务的发展,介绍了MPS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应用的领域,分析了我国目前应用MPS所面临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逐日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讨论,得出2000年6月遵义市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与副高的南撤东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使用Bungum和Huseby方法对地方地震台网的监控能力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用震源位置的标准计算机码重新定位地震事件。由频率震级分布导出50%,90%和100%的累积监控能力阀值,对这些阀值23年内记录资料的监控能力水平作了估测。分析表明,在台网内发生的地震事件的台网100%监控能力水平为ML=1.7,从台网内固定实时震源对台网震源解精度作了分析。地震事件在台网内发生时,震中误差低于4km。最后讨论了地方地震台网连续运行期间影响监控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98.
1995年8月广西地区在9504、9505两强热带风暴登陆粤东地区以后,受与其活动相关的涡旋云团接连影响,造成了罕见的次生低涡重大暴雨天气过程(简称9504、9505过程,下同)。从天气学特征分析,两者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别。其一为热带辐合带内扰动西移影响,另一次则是高原东南部由极锋锋区扰动而产生的“类西南涡过程”。经过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伴随着辐合带内扰动云团的强烈发展及不断西移,是桂南局地出现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这要在暴雨分析中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99.
100.
试论灾害地图的内容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声跃 《地图》1995,(3):41-42
灾害,是由具有破坏性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或二者兼有的原因引起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它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它的发生与发展变化总是与周围自然和社会环境诸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揭示灾害的内存规律,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中灾害地图的研制应当作为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的共同任务引起重视,因为地图作为灾害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从空间上反映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及其演规律,这对灾害的综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将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