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31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通过柱端加载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8个内隔板三边焊接,而在未焊一边柱壁板上布置圆柱头栓钉的方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轴压比情况下节点的破坏模式、延性、耗能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破坏之前节点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延性及耗能能力,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该节点可以用于方钢管混凝土柱两侧弯矩相差较大时,弯矩较小一侧节点。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12.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指导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痛健骨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术后骨折端骨密度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与骨钙素(MID)水平、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组骨折端骨密度值均较术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同时间节点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后1周升高,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INP、MID较术后第1天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健骨方能够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加骨折端骨密度值,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13.
目的:观察双乌散寒通络方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0 例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在化疗时采用双乌散寒通络方浸泡手足,对照组则采用温水浸泡手足。治疗14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周围神经不良反应分级情况,周围神经不良反应程度[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问卷20(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以及其他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结果:第1个疗程后,2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18/20)、60.00%(12/20);第2个疗程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17/20)、50.00%(10/2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疗程治疗后,2组2级、3级周围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2个疗程后,2组EORTC QLQ-CIPN 20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其他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食欲减退,乏力,发热等,均为1~2级。结论:双乌散寒通络方能有效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感觉性及运动性神经病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肺强体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补肺强体方有效成分及其蛋白靶点,根据 ADME 筛选中药活性主体,通过Gene Cards、OMIM、TTD等平台获取主要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平台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中药-共同靶点-主要通路”网络。结果:最终获得补肺强体方治疗小儿RRTI的核心成分为甘草查尔酮A、β-谷甾醇、木犀草素、芒柄花黄素等;其核心靶点为STAT3、JUN、TNF、MAPK1等蛋白成分。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大部分靶点与化合物都有较好的结合效果。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补肺强体方可能通过乙型肝炎通路、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感染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干预小儿RRTI。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补肺强体方治疗小儿RRTI的共有成分、多个靶点、具体通路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