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海水入侵水质变化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海水入侵地下水过程的实验,研究了青岛地区海水对不同土壤浸泡上清液中各种元素的变化,得出了海水入侵过程中常规离子如Cl-、HCO3-、P和Ca2 的变化规律。与此同时,海水含有一定量重金属。在与不同土壤浸泡过程中,实验中分析了Ni、Cd、Cr、Pb、Cu、Mn和Zn共7种元素。上清液中Ni、Cd和Zn浓度增加,Pb、Cu和Cr的浓度略有降低或基本不发生变化。用饮用水和蒸馏水分别与不同土壤浸泡作参比实验,上清液中各种元素基本不发生变化。浸出液中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另外,应用海水、饮用水和蒸馏水与不同土壤浸泡时,所有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出Mn元素。因此,海水入侵过程中,地下水不仅变咸,也使地下水重金属增加。  相似文献   
622.
烟台市夹河下游河谷地区是海水入侵的最严重区域。传统上采用的单一指标(Cl—浓度分级)对海水入侵程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论文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根据烟台市夹河近河口地区地下水水质受海水侵染的特点,并基于咸、淡水中的重要特征成分的显著差异,选取了Cl-、M、SO42-r、HCO3/rCl及SAR五项化学特征指标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海水入侵程度的评价指标。将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原则应用到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建立了模糊数学模型。对海侵区中具典型意义的11个监测井点分3个年份(1994,1999及2004年)的海水入侵程度分别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认为烟台市海水入侵主体规模在1994年就已基本形成,由套子湾沿岸向内延伸,在套子湾沿岸呈带状分布,向内宽度逐渐减小。严重浸染区集中在该区滨海平原沿海一带,沿海岸呈带状分布。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夹河近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的时空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623.
烟台市海水入侵程度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普  姜振泉  田梅青 《江苏地质》2006,30(2):120-125
介绍了烟台市开发区夹河地区20年来海水入侵的现状及过程。基于区内4个监测井点的长期观测资料,讨论了影响海水入侵程度的主要因素,认为烟台市海水入侵程度与区内地下水动态关联密切。在海侵区内,地下水被海水浸染的程度主要受地下水位降深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内海水对地下水浸染程度随水位下降逐年加剧,而漏斗区外地下水质则多年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24.
陈浩  陈利军 《遥感学报》2007,11(3):426-432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生态事件之一,它直接威胁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公众健康、农业生产力和生态的完整性。该研究利用遥感和GIS的方法进行了外来入侵物种的相对适生区分析,预测了外来物种-豚草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并在信息理论的框架下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加权平均逻辑回归模型。利用logit阈值和频率统计的方法对入侵物种的生境进行相对适应性划分,减小了生物多样性数据的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5.
许燕  肖路 《四川气象》2007,27(3):37-38,40
网络安全是信息管理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信息的泄露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从市气象局信息中心网络系统现状切题,分析了各个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和风险,并归纳和提出了一些信息安全防护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26.
通过对湛江地区水稻品种的耐盐性、品质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水禾”品种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可用1/5海水灌溉,但其耐盐性不高;灌溉水含盐量的高低,对株高和穗粒结构影响较大;3个品种的出糙率均偏低,外观品质较差.并指出增强抗盐性、提高品质应是目前改良耐盐水稻地方品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27.
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莱州湾地区海水动态监测勘查中的应用成果,结合原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研究区海水入侵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咸淡水界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地质效果.表明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圈定海水侵染通道,确定咸、淡水界面及监测界面运移规律监测工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8.
The intrusions of the Panzhihua-Xichang(Panxi)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 have become well known in the past decade because they host large and rich magmatic oxide deposits that are mined for Fe,Ti and V.These intrusions form part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ELIP),which is commonly believed to be the product of melting in a mantle plume.The ELIP was emplaced about 260 Ma ago,at the same time as the end-Guadalupian mass extinction.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nxi intrusions therefore provides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ree broad areas of the earth sciences:(1)the petrogenesis of mafic magmas, (2) the impact of major magmatic events and global climate and  相似文献   
629.
莱州湾南岸海咸水入侵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莱州湾南岸的昌邑、寒亭、寿光等市(区),是我省沿海发生海咸水入侵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自70年代中期发现海咸水入侵以来,入侵速率逐年增加,到1992年,入侵面积已达295.5km^2,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该区海咸水入侵以咸水入侵为主。笔者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基础上,从水动力学和水化学方面对海咸水入侵的发灾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地下淡水过量开采是海咸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此外,沉积环境、河流上游来水量减小及风暴潮等对海咸水入侵有加剧作用。从地学角度,提出了全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淡水资源、建设地下水库、跨流域调水,建立抽水槽工程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30.
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应用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控制海水入侵灾害的技术与方法,结合我国海水入侵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的特点,提出海水入侵综合防治应用技术与策略.海水入侵的防治是一个涉及从陆地到海洋,从地上到地下,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问题.通过工程措施和调度手段,在海水入侵区实施流域洪水拦蓄补源、雨水资源化集流利用技术,营建地下帷幕阻成蓄淡工程,以及实行地表地下多种可利用水体联合供水优化调度,可有效防治海水入侵.从适应、改良、治理海水入侵区域不良环境入手,实施海水入侵区节水农业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海水入侵区受害生态环境,缓解海水入侵灾害问题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