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37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西金乌兰晚二叠-早三叠世石英砂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千韬  沙金庚 《地质科学》1993,28(4):327-335
在西金乌兰发现一套晚二叠一早三叠世的石英砂岩和底砾岩,不整合于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之上。沉积构造、结构、成分和粒度分析结果证明这套石英砂岩为海滩亚相石英砂岩;其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克拉通内陆块,沉积环境为稳定陆块边缘,类似被动大陆边缘。表明本区古特提斯洋于早二叠世末一晚二叠世初基本闭合后,在晚二叠一早三叠世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52.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旧石器遗址的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底,北京大学博士生岳升阳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经专家确认,这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在北京市区范围内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北京平原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东方广场工地地貌上属于由永定河冲积扇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该地的第四纪沉积物据钻孔和地基基坑揭示,主要为河流相的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和砾石层。施工中揭露出来的古人类遗迹,分别见于工地东南区地下10.8m和12.0m的砂层之中。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将地表以下6.68~12.70m之间含有文化层的地层剖面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粒度较粗,主要由灰黄色细砂和中砂组成,下细上粗,  相似文献   
153.
昔格达组沉积环境演化与旋回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昔格达组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连续的晚新生代地层,在金沙江及其支流安宁河、大渡河、雅砻江等河谷地带均有分布,主要由灰绿色、灰黑色、灰黄色的粘土、粉砂质粘土和粉砂组成。自常隆庆(1937)对该组地层进行研究以来,昔格达组沉积物就一直引起地质学家的浓厚兴趣。然而,由于昔格达组沉积物中缺乏生物化石,地层出露不全,而区缺乏可靠的定年手段和分析测试手段,昔格达组的研究还较为肤浅,尚存在许多问题。昔格达村剖面厚约248m,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乡昔格达村,在野外对昔格达村剖面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和描述。依据沉积物颜色,可以将昔格达组划分为下部“灰色层”和上部“黄色层”。昔格达村剖面“灰色层”仅厚10.2m,为灰  相似文献   
154.
青海大通煤矿区侏罗纪地层中赋存的砂质市内岭土矿床,其矿石的化学成份、物理及工艺技术性均能达到工业指标要求,本文对其地质特征和矿石的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5.
青海大通煤矿区侏罗纪地层中赋存的砂质高岭土矿床,其矿石的化学成份、物理及工艺技术性均能达到工业指标要求。本文对其地质特征和矿石的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6.
论述河北省海滩现代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开发利用的影响。河北海滩沉积物质比较复杂,粒径变化从8.0Φ-0.26Φ,分选变化从好到极差。沉积物组合可分为黄河泥沙沉积、滦河泥河沉积和沿海小河泥沙沉积三大类型海滩的开发形式有港口、旅游、养殖几种方式、,在海滩开发模式的选择中,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对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7.
本报告发表~(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56个,系本实验室1983年底以前所测。方法基本同前(原思训等,1980),只是在用CO_2、Ca合成CaC_2时不再掺入镁粉,其它步骤不变。测定时采用经1981年9月全国第一次~(14)C学术会议推荐的我国统一的现代碳标准物质——中国糖碳标准。该标准物质经考古研究所~(14)C实验室、本实验室和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4)C实验室标定,其放射性比度为国际现代碳标准的1.362±0.003倍,δ~(13)C  相似文献   
158.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东营组三段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和系统沉积学编图,确定了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东营组三段(东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东三段下部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黄河口凹陷的西南部和南部,在渤南凸起的南北两侧均发育扇三角洲朵体,半深湖-深湖主要分布于西部深凹部位,在B-2断隆带南部的半深湖区发育湖底扇,绝大部分地带为滨浅湖沉积,以滨浅湖泥滩和混合滩沉积为主。东三段上部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黄河口凹陷的西南部、南部及D-4断隆带的南侧,仅在渤南凸起的北侧发育扇三角洲朵体,半深湖-深湖主要分布于西北次凹部位,绝大部分地带为滨浅湖沉积,以滨浅湖泥滩和混合滩沉积为主。E-1-1-F-4-1井一带继承性发育滨浅湖砂质滩坝沉积。滨浅湖砂质滩坝由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及中、细砂岩组成,骨架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纹层由定向排列的砾石或暗色组分显示,纹层平直,以低角度相交。滨浅湖砂质滩坝微相区为东三段优质储集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59.
通过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2个典型平台桩柱周围实测水深及海流、波浪资料,研究了淤泥质粉砂海底桩柱周围局部冲刷坑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化情况,并结合水动力条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0.
海岸风沙的物质来源及其搬运、风化等作用受控于砂质海岸的地表过程,它们的粒度特征是解释区域环境演化的重要部分.基于闽江口地区河流砂、海滩砂、老红砂和海岸沙丘这4类砂质沉积,通过端元分析得出粒度端元特征,结合粒度频数分布曲线、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和粒度组分特征分析和探讨了各端元指示的环境及与传统指标的关系,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