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592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4篇
  1933年   2篇
  1930年   4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干旱区地理》2006,29(4):475-475
2006年8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王夔教授一行五人莅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22.
《干旱区地理》2006,29(4):562-562
2006年8月4日,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巴基斯坦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首席技术顾问Ashiq教授和巴基斯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办事处项目官员Saleem博士就中巴双方在帕米尔区域的科研合作来疆进行了访问。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国。“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这一区域拥有地球上极其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在帕米尔各自区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中巴两国更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在这一区域科研合作,共同促进该区域的生态保护。为了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细化合作内容,两位巴基斯坦外宾与新疆生地所的有关专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中巴两国在帕米尔区域的合作研究、共同管理与保护、以及参与和管理机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3.
《地理教学》2006,(8):46-47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科研负责人莱温斯基赫16日介绍说,在将于明年开始的火星载人飞行模拟实验中,每位参与实验的人都将在飞船内拥有自己的“迷你菜园”。  相似文献   
24.
《干旱区地理》2006,29(3):330-330
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1-2005年综合评估的统一安排,2005年5月27日至6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冯仁国带队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台站评估专家组一行对新疆生地所的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策勒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创新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25.
《干旱区地理》2006,29(2):200-200
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原日本沙漠学会会长、联合国大学学术顾问、81岁高龄的小崛岩(Iwao Kobori)教授在参加北京“第八届国际干旱区大会”之后偕夫人来疆访问和学术交流。小崛岩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沙漠研究专家,在沙漠和坎尔井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国际上知名度很高,并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小崛岩先生第一次来新疆是1981年,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来新疆生地所访问的外国客人,从那时起他一直关注和支持着新疆的坎尔井研究。在他的帮助下,开展了中日联合坎尔井研究并举办了第一届坎尔井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6.
徐曼 《干旱区地理》2006,29(6):849-849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305项目办公室和新疆鑫岩集团等单位大力支持下,中亚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于2006年5月成立。该研究中心下设“中心总部”和6个“分中心”,通过网络结构体系将分布全国的与地球科学相关的研究所和大学整合形成一个地球科学研究与共享平台。中  相似文献   
27.
《地质学报》2006,80(9):I0002
侯增谦,男,河北人,1961年出生。1985和1988年分获中国地质大学矿物岩石矿床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1994年在日本地质调查所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助理、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中国CSDP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ODP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特约编辑等职。  相似文献   
28.
朱迎堂 《西北地质》2005,38(3):40-40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组织的专家组于2005年6月7日~16日在青海省玉树州对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的“青海1:25万玉树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认为该项目组人员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克服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和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全面完成了各项野外调查任务,野外验收获得优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新成果。  相似文献   
29.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5,25(3):62-62
常本义,1938年生,湖北武汉人。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曾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测绘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  相似文献   
30.
云贵高原湖泊CO2的地球化学变化及其大气CO2源汇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是大气CO2的源还是汇,长期以来一直都存有争议。云贵高原地区的湖泊由于受流域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使这一问题就显得更特殊,也更复杂。本次研究通过化学平衡计算和气相色谱测定两种方法得到了比较一致的湖水CO2浓度结果。研究发现,在夏季强烈的光合作用消耗了湖水CO2,致使湖水中CO2浓度降低。在贵州草海、百花湖以及云南的泸沽湖、杞麓湖,表层湖水CO2分压(为便于与大气CO2比较,文中湖水CO2用分压单位表示)小于200μatm,远低于大气CO2分压,湖泊正不断地从大气中吸收CO2,从而构成大气CO2的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