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732篇
海洋学   15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Modeling of the eddy viscosity by breaking wav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reaking wave induced nearsurface turbulence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many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water column and nutrients mixing,heat and gases exchange across air-sea interface.The energy loss from wave breaking and the bubble plume penetration depth are estimated.As a consequence,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TKE),the TKE dissipation rate and the eddy viscosity induced by wave breaking are also provided.It is indicated that model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that most TKE generated by wave breaking is lost within a depth of a few meters near the sea surface.High turbulence level with intensities of eddy viscosity induced by breaking is nearly four orders larger than υwl(=κuwz),the value predicted for the wall layer scaling close to the surface,where uw is the friction velocity in water,κ with 0.4 is the von Kármán constant,and z is the water depth,and the strength of the eddy viscosity depends both on wind speed and sea state,and decays rapidly through the depth.Th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reaking wave induced vertical mixing is mainly limited to the near surface layer,well above the classical values expected from the similarity theory.Deeper down,however,the effects of wave breaking on the vertical mixing become les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42.
近岸波浪破碎区不规则波浪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军  沈永明  崔雷  邱大洪 《海洋学报》2008,30(2):147-152
基于近岸不规则波浪传播的抛物型缓坡方程和两类波浪破碎能量损耗因子,对近岸波浪破碎区不规则波浪的波高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类波浪破碎能量损耗因子所模拟的破碎区波高与实测值均吻合良好,波浪破碎能量损耗因子及波浪破碎指标对破碎区波浪波高分布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43.
波浪场中污染物混合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区域的波浪引起的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存在不同于水流的情况特征.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混合系数,提出了确定混合系数的方法,给出了不破碎波浪和破碎波浪两种情况下混合系数经验公式,并与他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4.
对美国<海岸防护手册>(SPM)中估计不规则波浪下越浪率的计算公式作了分析并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利用规则波越浪率来计算不规则波作用下越浪率的一个新的公式.认为当建筑物堤顶高程(从静水面算起)为零时,越浪率不仅与波高有关,波速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SPM 法的假定不符合实际的工况,导致 SPM 法不是低估就是高估了越浪率的大小.通过数值模拟,将新改进的公式与 SPM 法、实验数据、以及经验公式作了对比,表明新公式是比较合理的,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不同结构形式潜堤上的随机波浪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堤在海岸保护和促潍保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效益和经济投入受到潜堤结构形式和高度的影响。基于RANS方程和流体体积(VOF)方法的模型,计算不同潜堤上的波浪运动。潜堤形式包括矩形结构、梯形结构、半圆结构和槽形结构。模拟了不规则波越堤时波浪的破碎特征、破波类型以及波高的变化。通过分析流场和波高分布的变化,得到潜堤上波能散耗的规律,并且得出最优潜堤结构形式。讨论了相对堤顶高度、破碎点位置、相对堤顸宽度、波陡和潜堤结构形式等对波能耗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李琨  宋金宝 《海洋科学》2009,33(12):9-11
为了得到与实测数据更为一致的散射模型,对KHCC03散射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了考虑波浪破碎影响的KHCC03散射模型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KHCC03散射模型在入射角为25°~40°范围内,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入射角小于25°和入射角大于40°的情况下,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对KHCC03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与原KHCC03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7.
在波面位移为正态过程的假定下,推导出一种以平均周期和风速为参量的白浪覆盖率公式W=1-Φ[5.11094[-T/U10]0.7576].依据摩擦风速和U10的表达式,进一步推导出白浪覆盖率依赖于摩擦风速的形式W=1-Φ[0.5227[-T/U]0.7576]].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用波龄描述波浪的状态,将白浪覆盖率表示成一种形式简单的波龄的函数W=1-Φ(3.6496ξ0.7576),与Monahan等的海上测量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8.
文章分析了姆驮山银矿地质特征及物化特征,并通过与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对比,两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矿物成分等几乎相同,因此认为姆驮山银矿具有中型甚至大型银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9.
李玉成  肖辉 《海洋工程》2007,25(1):27-34
通过在二维数值水槽内用边界元法直接求解Laplace方程,对规则波在缓坡上的变形及破碎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底坡及采用不同底摩阻系数时规则波的破碎特征,并对规则波破碎的极限坡度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规则波破碎时海底坡度、底摩阻系数及波形不对称性对破碎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完全非线性波浪破碎模型沿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一种基于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的波浪破碎模型在沿岸流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针对控制方程中的完全非线性项对沿岸流成长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完全非线性项有使平均流局部化的作用;通过数模实验还发现,垂向高阶涡度项可以有效抑制破波区外回流;运用Visser的实验室沿岸流实测资料从沿岸流速度、波高和平均水位几方面对所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紊动参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