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544篇
海洋学   98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牧牛山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牧牛山花岗岩为古元古代(2 138±15 Ma)岩浆侵入产物,是一套钾玄岩系列岩石,A/CNK为1.07~1.13。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右倾模式,轻稀土和重稀土分异明显,Eu/Eu*值为0.59~0.71。蛛网图表明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h、U、Nb、Ta、Ti、P)。岩石10 000 Ga/Al值(2.73~2.85),为A型花岗岩。岩石的Mg~#值为12~28,Nd/Th值为1.62~1.96,Rb/Sr值为4.70~9.71,显示壳源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古元古代胶辽地块向西俯冲引发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牧牛山花岗岩。  相似文献   
92.
胶西北地区北截金矿闪长玢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科  王瑞江  李洪奎  单伟  李大鹏 《地质学报》2015,89(6):1099-1107
山东省招远市北截金矿是胶西北地区发现较早的金矿之一,主要赋存于严格受NEE向断裂控制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内,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本文通过对矿区内切穿矿体的闪长玢岩、郭家岭序列下属北截岩体的地质背景和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得出闪长玢岩形成年龄为117±2Ma,北截岩体形成年龄为129±1Ma,限定北截金矿成矿年龄在117~129Ma之间,属早白垩世。锆石样品中测得Ar_3、Z、J_3等多个期次的继承锆石年龄,表明北截岩体和闪长玢岩形成过程具有多重继承演化性。根据同源岩浆的成岩成矿时间差及岩体与金矿的空间位置,判断郭家岭序列与金矿关系更为密切。讨论了胶东金矿的成矿期次和构造环境,认为其形成于俯冲造山带的弧后伸展环境,其形成与演化受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减薄、地幔上涌或陆缘裂谷的影响,最终成因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文中介绍了双管单塞胶墩止水器的结构和技术性能,可用于工程地质勘察钻探中的一孔多段压水试验.经14个试验段试用,均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5.
96.
褐藻多糖的药理作用与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褐藻糖胶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从褐藻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褐藻糖胶具有显著的抗癌、抗凝、降脂、免疫调节和抗衰老作用,既可作为保健食品,也可作为治疗药物。目前,我国制备褐藻糖胶,主要采用60%乙醇沉淀法和CPC沉淀法从海带水碱凝沉物中提取,或用稀酸直接从海带中提取,并用乙醇分级法和色谱法对褐藻糖胶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97.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内的胶-辽-吉带是一条古元古代活动带,其是否向西南穿越郯庐断裂带延伸至徐州-蚌埠一带还存在争议。蚌埠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包括残留的中太古代末期-新元古代末期花岗片麻岩、古元古代五河群、凤阳群及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本次研究对凤阳群白云山组绢云石英岩及五河群上亚群小张庄组的变质砂岩和长石石英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Lu-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前期工作及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五河群庄子里组、殷涧组和凤阳群白云山组的碎屑锆石都具有2. 52 Ga和2. 69/2. 70 Ga的主峰以及2. 35/2. 38 Ga、2. 88/2. 95 Ga和2. 16 Ga的次峰,其中2. 16 Ga的峰值只在五河群中出现。利用DZstats程序定量对比凤阳群、五河群以及胶北地区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图谱,结果发现只有划归粉子山群底部的小宋组的山阳村石英岩与凤阳群白云山组石英岩、五河群殷涧组石英片岩显示了相同的物源区。结合胶-辽-吉带其他地区的信息,认为蚌埠地区的凤阳群和五河群可能同时形成于约22亿年打开的弧后盆地中,两者的不同位置(分别靠近陆缘和岩浆弧)导致了它们的岩石组合、碎屑物质源区和变质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
为了识别胶莱盆地海阳凹陷在南黄海地区的东部延伸边界,利用穿越南黄海的OBS2013-SYS深地震测线开展2D速度结构模拟,在测线NW方向位于千里岩隆起带的OBS(海底地震仪)站位均观察到了折合走时突然增加的现象。速度结构模型显示胶莱盆地东侧海阳凹陷附近海域存在明显的低速沉积层增厚现象,模型自OBS06站位向NW方向,沉积层厚度由小于1.0 km显著增厚至2.5 km左右,推测该处为胶莱盆地海阳凹陷的东部边界断裂。结合前人在海阳凹陷识别出的控盆断裂进行分析,厘定了海阳凹陷在海区大体的构造边界和沉积中心,认为胶莱盆地东部控盆断裂可能延伸至连云港-石岛断裂一线,与嘉山-响水-千里岩断裂构成千里岩隆起带南北边界断裂带的一部分。海阳凹陷沉降中心可能位于南黄海海区连云港-石岛断裂北侧海阳凹陷的NE方向,发育的厚层白垩系可能存在较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99.
为从微纳尺度探究含蜡原油多相体系相变析蜡和核化胶凝过程的微观动力学机制,建立表征分子动力学体系模型和力场模型,提出移热强度法,实现含蜡原油多相体系的同步降温。结果表明:初始蜡晶在多相体系中首先溶解并扩散,形成无规则分布;然后在盒子四周各自团聚,形成体积较小的蜡质晶体并析出;蜡质晶体作为核化中心,与体系中的游离分子发生异质成核作用而形成团簇;团簇可提供更多键合点,彼此之间相互交联、聚集、生长,形成三维空间网络,在宏观表象上形成稳定的胶凝结构,堆积在管壁上,影响含蜡原油的安全经济输送。该结果为含蜡原油生产过程清防蜡及生产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0.
胶莱盆地为一发育于华北陆块东部的白垩纪断陷盆地,该次工作主要对盆地底部莱阳群杨家庄组中沉凝灰岩层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沉凝灰岩岩石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的研究,认为胶莱盆地莱阳群杨家庄组中凝灰岩层形成时代为131.1±1.7Ma,限制了莱阳群杨家庄组的沉积时限,为胶莱盆地早期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依据。沉凝灰岩中获得单颗碎屑锆石年龄为835±23Ma,指示苏鲁造山带为莱阳群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