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666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油菜花期物候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预报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佩  高苹  钱忠海  吴洪颜  江海东 《气象》2020,46(2):234-244
以油菜开花开始时间(即始花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16年江苏省油菜发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步气象数据,分析油菜始花期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油菜生理特性,筛选与油菜始花期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以高淳站为例,采用通径分析明确各气象因子对油菜始花期的作用并评估因子敏感性,最后构建油菜始花期的回归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地区油菜始花期呈逐年提前趋势,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提前3 d以上;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终日(X_1)、当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X_2)、现蕾至开花前时段内分别大于0℃、5℃和10℃的有效积温(X_1、X_4和X_5)、最低气温分别小于0和5℃的日数(X_6和X_7)及平均最低气温(X_8)等8个因子与油菜始花期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2月上旬至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X_8)、日最低气温小于5℃日数(X_7)、大于5℃有效积温(X_4)对油菜始花期的直接影响位列8个因子的前三位,且这3个因子两两共同对油菜始花期的相对影响程度也排在各因子对回归方程R~2总贡献率的前三位;其余5个因子直接效应普遍小于间接效应,且它们主要通过X_4、X_7、X_8对油菜始花期产生影响,而X_4、X_7、X_8也通过这5个因子产生一定影响;去掉任何一个因子,都会引起其他某些因子对油菜始花期的直接、间接作用发生变化;基于这8个因子构建的回归模型可解释68.48%的油菜始花期变化,并具有区域适用性。因此,就江苏地区而言,光照和降水对油菜开花早晚影响较小,热量条件才是江苏油菜开花早晚的主要限制因子,所构建的始花期预报模型可较好反映油菜开花时间早晚与相关热量因子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2.
《河南国土资源》2003,(6):11-12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通知精神,现将《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我省矿产资源禁止开采规划分区和限制开采规划分区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23.
从辩证角度看,死刑存废论争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论争的根源在于死刑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性,因而论争的结果终将没有输家和赢家之分,争论将持续下去。然而,论争也有利于改变人们的观念和完善死刑制度。基于此,我们应汲取论争双方各自的合理之处,根据死刑内在发展规律和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灵活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124.
对南海南部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82。陆架浅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非常低,不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生产力情况,这可能与沉积类型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有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表明,其不仅能反映出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的古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能指示上升流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来追踪上升流发育和变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研究区域中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中放射虫和海绵骨针较硅藻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可能是由于硅藻易被溶解并易被其他生物体摄食的缘故。在有上升流发育的海域,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基本上均表现出较高的丰度,这与高的生物硅含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5.
《地球化学》1972,(1):92-1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稀土元素在国防、原子能、冶金、陶瓷、玻璃等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稀土元素的需要量也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6.
1 WADEITE 最近在阅读与金刚石有关的文献时,常见到一种含锆的矿物,英文名称为Wadeite,是钾镁煌斑岩(尤其白榴石型)中十分特殊的矿物,具有一定的岩石指示意义。查阅其译名有二:硅锆钙钾石〔K_2CaZr(SiO_3)_4〕和钾钙板锆石,(K2[Zr(Si_3O_9)])。两者不仅译法不一而且分子式也不同,不能不令人惊异。尽管如此,两者亦有共同之处,即中译名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菲律宾皮纳图博(Pinatubo)火山1991年6月爆发前后南海表层沉积物及沉降颗粒物中的硅藻丰度及群落组成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南海硅藻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火山爆发后南海沉积物中硅藻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原因主要在于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物大量沉积于南海深海,显著提高了南海沉积速率,同时稀释了沉积物中生源...  相似文献   
128.
利用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得的颗粒物样品,对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水体中颗粒态生物硅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颗粒态生物硅与营养盐、浮游植物以及颗粒有机碳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对比了颗粒态生物硅的年际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2011年夏季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颗粒态生物硅含量在0.76-19.72μmol/ dm3之间变化,平均为6.06±4.55μmol/ dm3。在表层水体中的分布趋势是67°S以南的湾内区域颗粒态生物硅含量明显高于67°S以北的湾外区域,最大值出现在普里兹湾陆架区。在垂向分布上,P3断面水体中颗粒态生物硅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根据不同年份即24,25,26,27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颗粒态生物硅含量虽存在一定的年际差异,但是在普里兹湾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颗粒态生物硅含量的变化特征与硅酸盐相反与叶绿素a、颗粒有机碳相似。  相似文献   
129.
张利 《盐湖研究》2012,20(1):64-72
硅是青海省储量丰富的资源之一,因其储锂容量高、安全性能优越,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但由于硅在深度嵌脱锂时体积效应大,易与导电介质、集流体失去电接触,造成电极循环性能迅速下降。对抑制其体积效应、增加其电导率的"低维化"和"复合化"两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0.
热水沉积硅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随着层控矿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新的岩石类型——热水沉积岩,尤其是热水沉积硅岩,已受到矿床学与岩石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并且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地球科学的一项重大进展。但如何区别热水沉积硅岩与其它成因硅岩呢?本文从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和硅同位素等方面介绍了热水沉积硅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