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426篇
海洋学   258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研究了在HCl介质中,Se(Ⅳ)-氯化四苯胂络合物的极谱行为。在0.05mol/LHCl溶液中,该络合物于-0.58V(vs.SCE)处出现灵敏的吸附波。Se的检测下限可达0.0001μg/ml。本文拟定的方法应用于天然水中痕量Se的直接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西宁盆地土壤和岩石Se的调查分析发现,古近系西宁组和白垩系民和组岩石及发育的土壤中Se值最高,是西宁盆地土壤主要的富硒母质。进一步结合西宁盆地退缩过程中的古地理资料,西宁盆地由干旱炎热的咸水湖相到湿润冷凉的咸水—淡水湖相对应沉积了古近系西宁组和新近系贵德群,Se在咸水湖边界和干旱炎热的咸水湖相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并经地貌、水系等改造,形成了西宁盆地咸水湖相沉积型富硒土壤的现有格局。该类型富硒土壤有重金属低、Se含量适中、有效Se高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元素硒是许多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而且对植物、动物和人具有双重生物效应。半个多世纪以来土壤—植物系统元素硒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过程一直备受关注。土壤硒的存在形态包括可溶态硒、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有机物结合态硒和残渣态硒5种形态,其中可溶态硒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具生物有效性,有机物结合态硒随着有机质分解可转化为可溶态硒而成为土壤潜在有效硒源。不同植物硒含量水平取决于区域土壤有效硒含量和不同植物的硒吸收和富集水平。因此,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是决定食物链硒含量的关键,同时土壤有效硒通过调节根际环境和植物代谢过程提高植物抗逆性。土壤—植物系统元素硒的迁移和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受地壳运动、母岩性质、气候、地貌、土壤环境(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活动)条件、土壤硒含量及其化学性质、植物种类及其生理习性、田间管理过程等因素的耦合作用影响。为充分合理利用土壤硒资源,将来应加强植物体内,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地道药材叶片、果实中硒迁移、转化和富集研究,为缺硒地区硒的生物强化、富硒地区农作物种植选择和居民食品选择及...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安徽贵池地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潜力,服务当地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选择贵池西部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探讨Se、I等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成因及潜力,Cd、As等有害元素的超标特征及成因等,结合研究区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特征,讨论富硒土地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中Se等有益元素含量总体较高,其中Se含量达到富硒土地标准的表层土壤点位占全部样品点位的76%;表层土壤中Cd含量超标的点位占48%,其他有害元素仅个别点位超标,Cd是制约该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因素。在研究区圈定了61.4 km2的富硒土地资源,认为研究区东部土壤富硒的物质来源是二叠系灰岩,可以利用当地灰岩提升富硒土地资源品质,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5.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食用富硒农产品是人体获取和补充硒元素的主要途径,调查区域硒地球化学特征是有效地利用富硒土地资源以及开发富硒农副产品的重要依据。本文选择四川省昭觉县域内较为重要的农耕乡镇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1328件土壤、19件玉米及20件土豆中硒等地球化学指标含量,利用相关分析与统计学等方法,结合距离加权反比插值法,探讨研究区硒含量、分布和影响因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土壤与作物的富硒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4~1.50mg/kg,平均值为0.33mg/kg,划定富硒土壤面积为7.23km~2,占全区土壤面积的30.3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4mg/kg,表明区内地质背景与土壤硒含量密切相关,区内富硒土壤主要受含玄武岩夹苦橄岩、凝灰质砂泥岩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控制;(2)不同的用地类型和土壤类型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人为农业活动导致土壤对硒的吸附能力下降,黄棕壤土层中黏粒或铁氧化物等易与硒结合富集;酸性土壤中硒含量与pH值成反比;土壤...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山东省青州市表层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青州市按照平均5.2件/km2的密度采集了8 132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硒、有机质、pH等指标。结果表明:青州市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在0.02~2.77 mg/kg,背景值为0.21 mg/kg(n=7 462)。研究区富硒土壤面积为140.5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0%;足硒土壤面积为1 248.3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93%;潜在硒不足土壤面积为148.4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0%;硒缺乏土壤面积为24.5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7%。不同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区的表层土壤硒含量特征不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成土母质区、钙质粗骨土分布区、溶蚀—切割中山地貌类型区、草地和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区的表层土壤中硒相对富集。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pH和硒含量无相关性,而有机质与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7.
广西三江县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三江县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表层土壤样2 751件和土壤垂向剖面样180件,测定了土壤中硒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统计学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土壤硒的含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63 mg/kg,变化范围为0.10~14.41 mg/kg。研究区土壤硒资源丰富,足硒和富硒土壤面积为95.87%。土壤硒含量的分布主要受到地质背景的控制,不同成土母岩形成的表层土壤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寒武系以黑色岩系为母质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2.58 mg/kg,变化范围为0.31~14.41 mg/kg。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0.75 mg/kg,变化范围为0.24~2.07 mg/kg,水稻土硒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0.51 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除水田为基本自然状态以外,其余地类均呈现富集。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总体上受控于深层土壤硒含量,成土过程中表层土壤硒含量发生了次生富集。同时土壤pH、Corg、P、S、Al2O3、TFe2O3含量和CIA等对土壤硒含量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基于青海省开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土壤pH范围和Se含量特征,掌握青海省土壤酸碱性和土壤Se背景值,建立小麦、油菜籽、豌豆、大蒜、牧草等作物与根系土Se的富集模型,结合人群Se摄入推荐量和青海省富硒农畜产品Se含量标准值,推算青海省富Se土壤推荐值。建议青海省碱性土壤以0.23×10-6作为富硒土壤下限值,中酸性土壤以0.25×10-6作为富硒土壤下限值。本次研究对青海省富硒土壤地方标准的制定及指导富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随着环境科学与人体健康研究的深入,硒作为人体必需的15种微量元素之一,尤为科技工作者所重视。硒属于一种稀散微量元素,主要用于电子和电器工业以及导弹,高空通讯设备等。在半导体﹑橡胶﹑石油工业中,硒也有着广泛的用途。人体硒水平偏低,可致老年期衰减速度加快,合理地补充硒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增强体液的免疫力,并能有效地防止肿瘤的扩展,起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本文应用专属性强的AFS方法分析证实,对测定粉煤灰中的硒,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取样量少、测定范围宽等优点。其加标回收率在:90.0%~101.0%之间,RSD为:3.36%~6.02%。  相似文献   
100.
王敏  徐生发 《安徽地质》2022,32(1):44-47
通过开展黟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查明黟县表层土壤硒元素平均值为0.523mg/kg,高于富硒土壤标准,相对于全国及安徽省江淮流域硒含量表现为富集特征;参照《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试行)(DD2019—10)圈定富硒土壤168.61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20.94%。通过分析硒元素在不同土壤类型及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