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62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368篇
地质学   1491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influence of seiments on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verlying water mas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s such as Ca^ ,K^ ,Na^ ,and HCO3^-,as well as of pH in the overlying water mass 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 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se basic constituents may diffuse and transport from bottom sediments to overlying water mass through porewater.In the paper are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diffusive fluxes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influence on overlying water mass,indicating that the lak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dif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in the whole lake.  相似文献   
102.
热液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物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03.
孙吉主  周健 《岩土力学》1997,18(2):91-96
简述了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国内外研究状况,阐述了其基本思想。对边界面模型作了简要评述,提出了边界面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4.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methane is steadily increasin.Lacking of precise estimates of source and sink strengths for the atmospheric methane severely limit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methane cycle.Agood budget of atmospheric methane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known estimates of the main source and sink strengths are gresented in this paper,In terms of carbon isotopic studies,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earth‘s primodial methane,which was trapped in the earth during its formation,may be another source of methane,with extensive,earth‘s degassing which is calleld the “breathing“ process of the earth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mitive atmosphere,large amounts of methane were carried from the deep interior to the surface and then found its way into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05.
三维分块倾斜界面的反演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反射波走时反演介质层速度和包含直立断层的三维界面的计算方法.对各层界面利用多个倾斜或平界面方程来描述.给出了数值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反演解与真模型很接近,说明计算方法是有效的.利用该方法处理了唐山地震区的PmP反射波资料,获得了该区域莫霍界面的三维分块形态.唐山附近莫霍界面错断与该区域1976年唐山地震及一系列余震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6.
喜马拉雅及邻区的莫氏面起伏与上地幔密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力资料3维反演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使用布格异常对喜马拉雅及其邻区进行了反演,给出了该区域内莫氏面的大尺度变化图象和上地幔异常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脊带虽然海拔很高,但其地壳厚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7.
参数椭球表面的重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晓光 《地球科学》1997,22(2):223-226
推导了带密度参数的界面深度参数的旋转椭球表面重力的封闭公式,提出了“参数椭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8.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地质雷达探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简述地质雷达探测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巷道围岩松动圈雷达探测的可行性。结合华丰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实例, 提出了松动圈雷达探测方法、图像分析及探测结果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是可行的, 可以用于指导巷道围岩的锚杆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09.
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冰川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山一号冰川上用探地雷达进行了探测,获得了能够清晰地分辨冰一岩界面的雷达剖面。根据这些雷达剖面读出冰厚值,再结合最新的冰川地形图,作出了天山一号冰川的冰厚等值线图和冰下地形图;并由天山一号冰川最新的表面积数据推算了冰储量。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地—空界面天然中子流的来源和轻便型天然中子流测量仪器。论述了地—空界面天然中子辐射场的扰动。理论与长期观测表明,在地—空界面上天然中子流注量率随高程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增加,而在近地表(20m内)却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天然中子流注量率与大气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气压系数为(-0.060~-0.064)中子计数/30min/kPa;地—空界面天然中子流的纬度效应与高空中更显著;天然中子流注量率异常与气象的变化密切相关;地表介质的含水率增高,则地—空界面上升快中子流明显降低。通过对地一空界面天然中子流测量,可以揭示气象的瞬态变化、确定地表介质的含水率的关系,以及在地震预报与环境电离辐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