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测定矿物或水中硫酸根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能够识别物质来源及转化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将硫酸根转化为硫酸钡再用离线或在线法测试其δ18O值。目前普遍采用1420℃在线测试硫酸钡的氧同位素组成,该方法极易缩短反应炉的寿命,通过添加还原剂碳可以降低反应温度,但是已有报道对于添加还原剂后的反应温度讨论较少。本文选择镀镍碳(Ni-C)作为还原剂,将样品经Ni-C高温处理后进行一系列条件实验,确认了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EA-IRMS)测定硫酸钡中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的关键技术参数:硫酸钡在线反应温度为1350℃; Ni-C与硫酸钡样品量的质量比范围选择0. 73~2. 15;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硫酸钡与Ni-C用量都控制在700±100μg。在以上实验条件下,EA/HT-IRMS测定硫酸钡δ18O值的精密度为±0. 12‰~±0. 26‰,优于在线法已报道的精密度±0. 20‰~±0. 50‰。本方法在满足测试精密度的前提下,通过添加Ni-C降低了硫酸钡在线反应温度,延长了反应炉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重晶石矿石中BaSO4和S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德松  冯静 《地质与资源》2009,18(2):157-16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重晶石矿石中Ba、Sr,再将Ba换算成BaSO4.研究了基体对Sr测定的影响及消除.Ba、Sr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分别为0.74%、3.3%.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乳化剂OP存在下硫酸钡浊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硫酸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分析中,硫酸钡比浊法是测定水中SO_4~(2-)的经典方法之一。此方法由于浊度不够稳定,对分析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理想。本文在原方法基础上引入乳化剂OP后,分析条件大为改善,吸光度在60min内基本稳定,SO_4~(2-)含量在2~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改进后的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应用于天然水中SO_4~(2-)的测定及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1 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亚君 《矿产与地质》2007,21(2):217-218
用石墨衬瓷皿替代铂坩埚,碱熔分解硫酸钡矿样,熔样条件为750℃,保温20min。该分析方法成本低,分析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中小型矿山生产过程中硫酸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碳酸钠-氧化锌半熔-硫酸钡重量法测定重晶石中的硫,具有坩埚腐蚀小、干扰相对较少等优点,但不能完全破坏重晶石矿物的晶格结构,造成了硫的测定结果很不稳定。本文通过考察重晶石半熔分解过程中实验条件对硫的转化率的影响,发现重晶石分解转化不彻底主要是由于样品粒度和熔剂粒度过粗,故将传统的半熔法的实验条件改进为:采用瓷坩埚熔融,重晶石样品粒度小于0.10 mm,碳酸钠-氧化锌熔剂粒度小于0.18 mm,半熔温度790℃,半熔时间60 min。在此实验条件下重晶石可全部转化为Ba CO3与SO2-4定量分离,因此不用使用昂贵的铂金坩埚,也避免了强氧化性熔剂对坩埚的损毁,减少了熔融时可能引入的干扰物质。本方法精密度(RSD)小于1.0%,硫的转化率大于99.5%,适用于分析含重晶石的各类复杂地质样品。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院与青岛市立医院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在青医附院和青岛铁路医院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PS型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医药管理局于八月八日至九日在青岛联合主持召开了鉴定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济南、  相似文献   
19.
涠洲A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油田综合含水率已达70%,开展水淹过程储层动态变化研究,对于油田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一系列储层微观实验,对比同种岩石相水淹前后储层参数特征,结合地质背景开展机理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水淹导致储层物性明显变差,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变强,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含量增多,泥质含量降低,黏土矿物含量及类型发生改变;(2)水淹过程中储层物性变化的主控因素为硫酸钡晶体的生成和析出,其次为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分散、迁移。注入水与地层水不匹配,导致硫酸钡晶体结晶析出形成沉淀,并堵塞喉道。  相似文献   
20.
硫酸钡的氧硫同位素分析方法及有关数据的地质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  沈延安 《岩石学报》1995,11(3):320-324
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可还原硫酸钡,使其氧转入CO2及CO气体中。此CO气体在高温镍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CO2气体。两种CO2合并后,可用质谱计分析其氧同位素组成。此组成便是硫酸钡的δ(18)O值。水体硫酸根的氧、硫同位素值在水环境研究中大有用处。例如,三山岛金矿矿井水中硫酸根的氧、硫同位素数据表明,此水是地下水及海水的混合产物。这就为矿井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出某种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