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8篇
  免费   2123篇
  国内免费   3016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1692篇
地质学   10100篇
海洋学   606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731篇
自然地理   46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大山地区地处北山锑矿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该区开展区域化探工作,发现了规模较大的以Sb、As为主的综合化探异常,再辅以1:1万的地质、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及槽探工程揭露,找到2个锑矿化带(Ⅰ号、Ⅱ号矿化带).对该区找矿潜力进行评价,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72.
文章测试了白马山-龙山金矿带中龙山、古台山、高家坳一带金矿床的石英包裹体水的δ(18)D‰、δ(18)O‰值,龙山、古台山一带金矿床石英δ(18)D值具有相似变化范围,变化范围为-59‰~-66‰,极差不大(7‰),分析结果认为本区成矿流体与区域液体主要为大气降水.而高家坳一带金矿中石英δD值变化较大为-57.7‰~-87.7‰,极差达30‰,矿液为封存于地层中的原生水与大气降水混合而成.龙山一带金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不大,大部分样品集中在-2.O‰~ 2.O‰之间,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少量来自于地层.产于中泥盆统半山组中的高家坳一带金矿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大,集中在6.21‰~22.25‰的,反映其硫主要来自沉积岩层的硫化物.这些同位素特征表明,白马山-龙山金矿带经历了多期成矿作用,早期为成矿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晚期为地下热水为主,有变质水及岩浆水混合的混合型成矿溶液.  相似文献   
973.
新沟白钨矿属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变质矿床。晋宁晚期的岩浆活动强烈,黑云二长花岗岩是矿区主要成矿岩体。钨矿体赋存在花岗岩体两侧与昆阳群大龙口组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石、构造对矽卡岩及矿体都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4.
刘明  彭省临  王力  杨斌 《矿产与地质》2007,21(4):395-403
个旧老—卡岩体接触—凹陷带是个旧矿集区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构造带,该带中锡、铜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凹陷带内矿体地质特征、围岩地层含矿性、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结合大地构造环境,结果认为,凹陷带矿体是多种成矿物质来源,经历多种地质作用、多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多因复成矿床,接触-凹陷带锡-铜矿体形成主要与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其次与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与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75.
H.  Kawakatsu  S.  Watada  白玲 《世界地震译丛》2007,(5):42-49
介绍了日本东北部俯冲带中水向地幔深部运移的地震学证据。资料表明,水在100km以上的浅部从含水的洋壳中释放出来,然后在俯冲板块顶部形成含水的地幔物质沟渠,这就是水进入地幔深部的通道。本文对寒冷的俯冲带环境中水从海洋运移到地幔深部的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76.
利用带通滤波方法,将FSU风应力资料分离成ENSO时间尺度上的分量及其剩余部分,将这两部分分别作用于模式海洋(2层热带太平洋区域模式),研究海洋对不同时间尺度大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尺管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分量只占风应力扰动总方差的30%左右,它却能激发出全部异常风应力强迫海洋时所产生的El Nino/La Nina现象和十分相近的SSTA变化周期与振幅。而其余占总异常风应力方差60%以上的部分强迫海洋仅能产生振幅较小的海表温度异常,在非ENSO和ENSO时间尺度上的风应力强迫下,海洋中可产生相近振幅的Kelvin波,但SSTA振幅却存在显著差别,表明海洋对大气扰动信号的频率非常敏感,这里从理论上对该现象作了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977.
鲍峰  程效军 《测绘学报》2002,31(Z1):73-76
介绍用带权约束平差原理编制的工程控制网试验修正法设计和平差程序,并用于设计工程导线和平差变形观测控制网等实际工程的例子,据此提供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78.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王清晨  林伟 《地学前缘》2002,9(4):257-265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其中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折返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过程。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 -折返的研究表明 ,大别山的超高压变质作用是冷大陆地壳被前导洋壳下拽而持续俯冲的结果。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是多阶段的。第一阶段 (2 30~ 2 10Ma)在低地温梯度 (约10℃ /km)下发生同俯冲折返 ;第二阶段 (2 10~ 170Ma)的折返由深俯冲板片的断离引发 ,浮力开始起作用 ;第三阶段 (170~ 12 0Ma) ,以区域性岩浆活动、穹隆伸展构造活动和深剥蚀沉积为特征。从分析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折返过程入手 ,以侏罗纪末作为时间参照点 ,以合肥盆地的侏罗系顶界作为当时的地理参照点 ,根据不同岩石单元中岩石的形成深度和碰撞造山中的位移状态 ,可把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划分为原位系统、准原位系统、异位系统和热穹隆改造系统等结构单位。陆陆碰撞造山带形成的物理学前提是俯冲陆壳物质的低密度 ,而最终形成造山带的直接动力学过程则是深俯冲板片的断离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近垂向运动的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979.
造山带构造研究中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厚  吴正文 《地质论评》2002,48(4):337-344
简要分析和评述了造山带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造山带,造山带类型、造山作用和造山过程、造山带构造格局、造山作用模式。指出不宜将造山带定义直接与板块边缘构造位置和板块间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造山作用和造山带不仅出现在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而且可以出现在远离板边界的地方--即所谓板内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板内造山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内造山带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格局和造山作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内造山带的客观存在,以及板内造山带成因动力机制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80.
文峪金矿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 ,文峪金矿成矿温度 180~ 45 0℃ ,为中高温热液。成矿压力 1.0×10 5~ 1.4× 10 5k Pa,根据静岩压力推算的成矿深度为 3.6~ 5 .2 km。包裹体盐度特征显示出成矿场内流体以深源流体为主 ,混合的地表渗透水所占比例约 10 %~ 15 %。文峪金矿成矿过程中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及由此导致的 CO2 - H2 O不混溶现象。文峪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于与文峪花岗岩同源演化的深部岩浆热液。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