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2篇
  免费   1855篇
  国内免费   2240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262篇
地球物理   1586篇
地质学   7076篇
海洋学   1449篇
天文学   171篇
综合类   648篇
自然地理   64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4篇
  1966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监测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反演了2005年1~11月的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水储量月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可以很好的对水储量进行监测,其监测能力足以揭示几个厘米的等效水高,为全球水循环及其气候变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2.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级浸取分离的方法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的氮,首次探讨其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测线上均呈现出波状分布。B测线的基本上呈现出中部海域高,两边海域低,而西部海域又略高于东部海域的趋势,D和E测线的基本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C测线的则呈现出西低、东高的趋势,F测线的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从整体上看,SOEF—N和TN的分布呈现出西部海区比东部海区低的趋势。受各测线上沉积物种类差异的影响,自北向南各形态氮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其中SOEF-N在各测线上的变化幅度最大,且自北向南降幅最大。受水动力及沉积物粒度的影响,不同形态氮在黄海槽内各站位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沉积物中各形态氮在不同测线上的分布还表明,陆源输入对南黄海沉积物中氮测线分布有较小的影响,海洋自生氮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含量与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7,28(1):111-112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年学者来金明同志独立完成的35万字的《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将于1997年1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海洋界面化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作为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的研究在国际也不过刀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仅有10多年。由于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过程参与了海洋中许多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所以已成为当今海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是著者及其研究组10年来把当今海洋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04.
105.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的新型能源,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和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及相关的分析测试技术,包括海底沉积物、海水、海面低层大气中烃类气体(主要为甲烷)、孔隙水中阴阳离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等。并对发展天然气水舍物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提出用B样条函数求解曲线、曲面上重磁位场的向上延拓,水平、垂向导数计算,磁异常分量互换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原理简明,程序通用性强,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7.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段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中段和平—水塘剖面、墨江—元江剖面和其它地段的岩石应变及磁组构进行了分析,表明应变强度的校正磁各向异性度PJ从断裂带向西至三叠系明显降低,变形强度向西迅速减弱。磁化率椭球体主轴展布反映出剪切带内、外变形方式的改变。剪切带内,以水平走滑运动为主;向西则以水平缩短为主。在应变分析中,对断裂带内的S—C组构两组面理夹角、杏仁体和石榴石应变标志体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剪切带内的磁组构和岩石组构间关系较差。此外,还对这两条剖面中的三叠系进行了应变和磁组构分析,找出了它们与磁化率椭球体对应轴率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根据海洋调查历史资料 ,对台湾东北海域冷水块的时空分布、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 :(1 )首次利用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轨迹 ,佐证冬季该冷水块的存在。 (2 )鉴于该冷水的重要性 ,建议对它给予称谓 ,暂定名为“彭花棉”冷水块。 (3 )该冷水块是黑潮次表层水涌升的结果 ,是黑潮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的典型实例之一。 (4)该冷水块具有低温、高盐、高密、低氧、高磷、高硅和高氮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统计1950-1997年影响湛江港的热带气旋的基础上,利用1953-1982年30年间湛江港发生的风暴增水的资料,对湛江港风暴增水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湛江港风暴增水的特征在于季节分布的不均匀、大的正增水和高实测水位出现频繁、造成的风暴潮灾比较严重;通过两类典型风暴潮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的风暴增水与影响湛江的热带气旋密切相关,大的风暴增水主要由台风引起,湛江港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风暴增水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0.
夏季珠江口沉积物中营养盐剖面分布和界面交换通量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通过对夏季珠江口区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剖面分析,调查了营养盐含量分布和特征,探讨了有机物的降解特性、营养盐的底部通量估算和作用.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以高含量铵盐为主要的存在形式,沉积物中有机物的降解反应主要在厌氧状态下进行,底部水体铵盐的增加来源于底部沉积物有机质的降解释放,而且对水体的营养盐循环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