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647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249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971篇
海洋学   11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Okamoto (1969)指出,多变量的主成分具有变差最优性、信息损失最小性、相关最忧性和回归最优性等最优性质,因此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种领域。由于主成分可以看作所研究的某个复杂事物的一个概括(肯德尔,1975),并可根据主成分所提供的数据,按数值大小排列顺序分级,因此主成分分析也被遥感界应用于区分不同水质(Klemas et al, 1981)。 本文以渤海湾西北部海河、永定新河河口区的陆地卫星数据作主成分分析,以显示河口区海水不同污染等级。同时以河口区各站位实测的多项有机污染数据作主成分变换,按主成分数值大小,将各站位分为不同污染等级。计算表明,遥感数据显示的不同污染等级的地理分布与实测数据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2.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磷虾类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秉及 《海洋学报》1989,11(6):763-768
本文研究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磷虾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共记录12种磷虾,其中以中华假磷虾、宽额假磷虾和小型磷虾为主要种。不同种磷虾的生态性质不同,其出现的季节和分布的水域也有变化。中华假磷虾以秋、冬季出现较多,主要分布于近岸水域,宽额假磷虾以夏季出现较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外海水域。小型磷虾以冬季出现较多,且分布广。其他种磷虾数量很少,是一些热带、亚热带种,以夏、秋季较常见,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和北部水域。  相似文献   
63.
加快海涂围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涂围垦和围海造田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类向海洋拓疆的重要手段。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江苏省委、省政府“四沿”(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为轴线)战略的推进,随着国际战略资本和制造业沿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以北路线的北移,江苏沿海地区应该而且能够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优选区和资本落户目的地,江苏沿海一场经济大“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江苏沿海,也将地价飚涨,寸土寸金的黄金海岸时代即将到来。因此,加快海涂围垦变土地后备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优势、拓展渔港功能和提升渔港品位档次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4.
北极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多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气候系统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减小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楚科奇海是海冰面积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利用积累了9a的高分辨率海冰分布数据研究海冰面积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年的冰情有显著的季节内变化,海冰面积距平曲线体现了不同时期海冰面积变化的动态过程.在1997~2005年间,楚科奇海海冰面积经历了轻(1997年)-重(2000~2001年)-轻(2002~2005年)的变化过程.9a的数据总体上体现了海冰面积减小的趋势,2005年的冰情呈现了历史新低.每年融冰期的长短与冰情轻重有密切的关系,冰轻年份融冰开始时间早,冻结结束时间晚.各年海冰面积最小值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各个年份海冰最小面积差别很大.有的年份只有4%,而重冰年可以大于50%.文章采用4个重要参数表达海冰多年变化.其中海冰面积指数反映了当年总体平均的海冰面积距平;海冰最小面积反映了融冰期海冰的极限情况;上一个冬季的气温积温也与翌年海冰面积有良好的关联;分析了风场对海冰的影响,表明风场在融冰期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海冰的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65.
红海及亚丁湾间之海水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表观耗氧量、滴定碱度及总二氧化碳量等资料来研判红海及亚丁湾间之海水交换。结果显示,红海深层水的方解石及霰石饱和度均比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深层水的饱和度高。红海全水柱之方解石和霰石都处於过饱和状态,亚丁湾和阿拉伯海中各深度之方解石亦呈过饱和状态,但霰石的饱和深度则大约在500m左右。分析深层水之生物体无机碳与有机碳的分解比值,可以发现此地区深层水中,大约在25%的总二氧化碳增加量是由无机碳酸钙溶解而  相似文献   
66.
厌氧沉积的有孔虫组合中,底栖有孔虫主要由Bolivina诸种和Buliminella tenuata组成,同时含有少量厌氧标志种Suggrunda eckisi;浮游有孔虫中以Globigerrina bulloides和G.quingueloba为数较多。底栖有孔虫与浮游有孔虫数量相比,浮游有孔虫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67.
厌氧沉积的有孔虫组合中,底栖有孔虫主要由Bolivina诸种和Buliminella tenuata组成,同时含有少量厌氧标志种Suggrunda eckisi;浮游有孔虫中Globigerina bulloides和G.quingueloba为数较多。底栖有孔虫与浮游有孔虫数量相比,浮游有孔虫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68.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由石油裂解产物制成的合成洗涤剂的产量正在飞速增长。1960年到1972年,我国合成洗涤剂产量增长了16倍,1984年年产量已达70多万吨,而且近年来有更大的增长趋势。一般的洗衣粉约含20%的表面活性物质,其余主要是增净剂(如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在水溶液中显示出的离子特性,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四类。我国生产的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型为主,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合成洗涤剂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和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正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1)大量洗涤剂排入水体产生泡沫层并消耗溶解氧而引起的水质和底质的恶化;(2)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的急性和慢性的致毒效应;(3)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作用所引起的水环境中污染物界面交换过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物效应;(4)洗涤剂中的增净剂等成分所引起的水质富营养化等。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不仅大量生活和工业用洗涤剂随废水进入河口浅海区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而且研究其在河口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然能为河口海域环境特征及污染状况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然而国内尚未见有我国河口海域阴离子洗涤剂含量分布的任何资料。在国外虽然有过这方面工作的某些报道(Ambe, 1973; Gagnon,1983),但以河口水体、底泥及其诸环境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行为及其环境意义的工作还属罕见。为此,我们研究拟定了简便快速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结合海河口有机污染的调查,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9.
建立我国沿海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国 《海洋通报》2001,20(5):72-75
论述了在我国沿海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风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监测的方法和原理,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永久GPS陆海垂直运动监测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0.
冰期剧烈的气候变化与大西洋环流的变化有关。在过去 1 0ka间 ,气候较为稳定 ,百年级波动相对温和。目前 ,全球年复一年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所引起。太平洋的赤道宽度是大西洋的 3倍 ,但不致于影响全球气候 ;大西洋的影响范围虽小 ,然而却非常明显 ,尤其是在环流改变时 ,国际研究项目 (气候变化与可预见性 )将对大西洋气候变化机制和可预见性做深入的探讨。热带大西洋地区大气 海洋相互作用 ,在春季 (3— 5月 )引起巴西至加勒比海的南美东海岸、在秋季 (8— 9月 )引起非洲亚撒哈拉西部年际降雨量和时间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