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2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杨忍 《地理学报》2021,76(12):3076-3089
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多重影响下,乡村地域空间普遍经历空间重构过程。着眼于互联网经济驱动下的乡村重构内在机制剖析,本文选择珠三角地区淘宝交易活跃度居全国之首的淘宝村——广州市番禺区里仁洞村为典型案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框架,剖析珠三角大都市地区典型淘宝村重构过程及其内在逻辑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制衣作坊、村委会、电商创业能人、同乡社会网络等关键行动者依其目标愿景和行动逻辑参与村里土地价值的追逐和获取实现,共同演进和建构起淘宝村产业阶段性演替和空间价值积累的行动者网络过程,其历经政府主导的农业去中心化阶段、市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以及同乡社会网络主导的电子商务化阶段。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构成核心驱动力,通过利益赋予联结到一起,依据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精英逻辑推动乡村空间重构实践,重构结果引发空间社会关系的变化,触动动力机制的转变,并通过空间的重新塑造和价值改变来实现,从外源动力主导向内生发展动力转变,带来新一轮空间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242.
以地理学思想作为内核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探索,彰显了地理学思想在国家重大战略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教师可借助乡村振兴案例开展教学,以区域性思想作为认知起点,以人地协调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落脚点,整合教学资源并完善问题链,建构完整的、系统的、以地理学思想为底色的教学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243.
利用2019年在贵州省关岭县调查的1 518份样本数据,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不同民族转移数量差异不明显;劳动力主要转移到省外,占比70. 69%;月收入水平集中在2 001~3 000元和3 001~5 000元范围内;以转入制造业、建筑业和居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占80. 57%;转移时间5年以上的数量最多,约1/3的劳动力转移时间在两年以下;转移途径主要是自己寻找和亲朋介绍。②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资源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劳动力老龄化、乡土情结等成为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从空间、经济、社会3个方面制定乡村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44.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婺城区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围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精心谋划了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分两期实施,涉及区域总面积25665亩(一期13013亩,二期12652亩),含农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整治三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45.
本文论述了皖南山区的区位特点对国土开发的影响,国土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区国土整治的对策,内容包括社会开发,能源交通建设,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横向经济联合与接触“效应”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辽宁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对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辽宁”,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在分析海洋经济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洋经济在振兴东北中重要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7.
1月26日,随着春节临近,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的周窑村逐渐热闹起来,大街小巷里游人如织。通过打造“周窑十八坊”,百年古村焕发出新活力,摇身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正是因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才有了如今的周窑十八坊。”焦作市中站区自然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卢希成介绍说,“近年来,我们依托部门职责,加快推进实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助推周窑村走上了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248.
迎着冬日的暖阳,记者来到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三门峡市陕州区曲村,一股“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神秘感扑面而来。“自2016年开展定点帮扶以来,我们以规划为引领,围绕地坑院特色走出了一条以推动村风民风转变、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波介绍。  相似文献   
24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村庄规划编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要求,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2021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250.
丁华  丁辉  陈鑫源  陈姗姗  廖文强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20002-2022020002
地质文化村建设是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地质实践,其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模式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为总纲,以“两山理论”、“乡村治理理论”等为指导,提出地质文化村建设应以“地质保护优先”+“科学合理利用”为核心宗旨,以“讲好地质故事”+“传承乡村文化”为发展动力,以“产业体系构建”+“村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内容,以“人才队伍建设”+“共建共享共赢”为建设方式,以“地质价值认同”+“基层组织建设”为根本保证,形成地质文化村的理论框架体系。在实践模式方面,体现了“三生一体”、“近景、近园”、“多元融合发展”、“村支两委+村民”主导等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应大力开展全国创建试点,加大地质文化村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