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将MM4模式应用于梅雨锋暴雨的中-β尺度系统模拟时,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必须提高,这使得模式中原有的Kuo-Anthes方案变得不适应。根据Fritsch-Chappell方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它可以合理取代Kuo-Anthes方案来适应中-β尺度系统的模拟;同时,结合近年来人们对积云属性研究的新成果,对Fritsch-Chappell方案作了改进,最终得到一个适用于梅雨锋暴雨中-β尺度系统模拟的改进MM4模式。  相似文献   
172.
刘一鸣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1,59(2):129-142
作者在“修正的质量通量积云对流方案及其模拟试验研究I方案介绍及对1991年洪涝过程的模拟”论文中提出的质量通量方案成功地植入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质量通量方案MFS,Kuo方案和Grell方案对积云对流活动的模拟,结果表明质量通量方案较好地模拟了积云对流活动过程。针对质量通量方案中的一些参数,如云水向雨水的转换率、混合卷入率、混合卷出率和下沉气流的强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积云对流活动对这些参数比较敏感,因此提高这些参数的准确性是改进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3.
曹智玲 《贵州气象》2001,25(5):37-38
夜间云的观测对观测员来讲确实是个难题 ,但只要熟记各种云状的结构、特征、排列、颜色等 ,认真学习 ,积累每次观测的经验 ,就能提高夜间观测云的能力。下面就夜间云的观测谈谈自己的体会 ,供大家参考。夜间观测前应在黑暗处停留片刻 ,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首先 ,确定天空是否有云 ,然后确定是层状云 ,还是块状云 ,再确定是高云、中云还是低云 ,应根据它们的特征、结构等以及伴随的天气现象来判定云种类别和云量、云高 ,在夜间有月光时 ,云越高越白 ,越低越黑 ,在无月光的情况下 ,主要看其云幕是否均匀 ,如无星光 ,明暗一致就是层状…  相似文献   
174.
利用MM4(PSU/NCAR)模式,对1992年8月31日20时~9月1日20时登陆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登陆台风的不连续北跳与西风槽和积云对流潜热反馈有关。倒槽南部雨区内积云对流的发展加大了对台风倒槽内的水汽、动量、热量等输送,使倒槽内降水增幅。积云对流潜热反馈对高低空急流以及台风的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5.
暴雨中尺度环境场特征及积云对流的反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必骐  李勇 《热带气象》1991,7(1):16-25
  相似文献   
176.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许习华 《高原气象》1991,10(1):105-110
  相似文献   
177.
关于积云参数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陈伯民  钱正安 《高原气象》1992,11(2):213-222
  相似文献   
178.
积云的清除作用与其酸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维时变参数化积云模式与污染物浓度连续方程相结合,根据积云内外SO2和HNO3浓度、云水S(VI)浓度、H2O2和O3的氧化速率以及地面雨水S(VI)浓度的时空变化,分别讨论核化清除、液相氧化、云下气溶胶清除、碱性气溶胶、云外污染物的夹卷以及SO2初始分布等因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9.
台风暴雨积云参数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谭锐志  林元弼 《大气科学》1994,18(3):331-340
本文使用半预报方法检验了五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并讨论了它们在台风暴雨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akawa-Schubert方案能最好地描述台风暴雨过程Q1和Q2的垂直结构,该方案所要求的云功函数准平衡假设在台风暴雨过程中能够成立;而Kuo-type方案由于假设了加热和增温分别线性正比于Ts-Tavg-和qs-q(avg),不能很好地描绘实际Q1和Q2的垂直结构,但当改进云温的求取法后,参数化结果会得到较大改善。计算还表明多元回归方案显示出比Kuo(1974)方案更好些的结果,这种具有简便计算优点的参数化方案如果能作些相适性改进,可望能应用于台风暴雨过程。另外,我们还分析了台风暴雨过程不同阶段的积云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80.
根据郭晓岚的对流加热方法,计算积云对流对MCC和加热,增湿的贡献,估计其降水效率,从而推算MCC的降水量,计算结果与实际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比较接近,可用于MCC6-12h的降水估计和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