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自2010年7月美国公布新《国家海洋政策》以后,美国就开始了对沿海及海洋区域进行空间规划的管理工作,提出海洋空间规划管理的国家目标,制定了指导原则,成立了规划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美国在划分规划区时使用的大海洋生态系尺度、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广泛而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参与海洋空间规划管理的组织方式,以及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工作机制,对我国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但土地粗放利用、资源低效利用的现象长期存在,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苗头,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我国国土空  相似文献   
103.
籍踪杰 《地球》2011,(8):34-37
中国最早形态的国土规划从“一五”期间开始。据中科院地理所提供给《地球》记者的材料显示,“一五”期间,在联合选厂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从原苏联引进了“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空间规划系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4.
王建燕 《地球》2011,(8):74-75
德国、荷兰和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长的空间规划历史,如德国有关空间规划的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的《萨克森建筑法》。欧盟也在1999年推出了第一个欧盟空间发展战略。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空间规划的编制主体、依据、方法和执行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多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5.
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对环鄱阳湖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以实现空间有序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环鄱阳湖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在土地利用政策层面协调主体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6.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资源日益紧张,但目前土地储备决策缺乏精准科学依据,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针对此问题,本文深入剖析土地储备基本业务与决策环节,研究了一套面向土地储备的智能决策模型集,包括存量土地监测模型、收储成本预测模型、出让价格预测模型、储备平衡分析模型、相似地块分析模型、开发时序分析模型及病态地块识别模型,旨在将土地储备决策环节科学化、定量化和模型化,并重点为土地储备总量、效益、规模、结构、布局、时序的统筹安排提供建议。另外,该模型集具有体系化、高效灵活、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服务于储备业务全链条,满足即时决策应用需求和实现模型自主更新与进化,保证模型的时效性。最后,该模型集已经工程化应用于宁波市土地储备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实践验证了以上决策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实用性,表明模型集能够为土地储备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107.
开发区是区域产业集中发展的空间载体,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中的矛盾与冲突集中体现在土地和产业上,现有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完全适用于开发区。因此,有必要构建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及时调整规划偏差和不足,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为例,探讨全过程、多维度的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提出“规划前现状评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规划结果评估”全过程评估,包含上位规划管控指标评估、开发区发展定位评估、国土空间布局变化监测、资源要素利用效率评估和空间规划目标偏离评估等五项内容的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8.
国土空间规划涉及要素多、主体多、利益关系复杂,编制过程中要时时考虑不同相关主体的诉求。要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公益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须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实践中,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主要依靠行政监督与事后审查,监督管理也多停留在合规性、形式性层面,审查侧重事后结果审查。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土地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原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现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党委书记,曾担任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的黄小虎研究员,应邀于2020年11月21日在清华大学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主题报告。他在发言中指出:传统规划体系存在多类型规划矛盾冲突的问题,多规合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十八大以后,中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路线方针等陆续做出重大调整,国家发展内涵发生转变,要求突出发展质量,强调环境保护、农业农村优先。在体制机制上明确由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其他部门不再编制涉及空间布局的规划,“多规合一”得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土利用和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这也是用途管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系统研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类空间"规划"多规"分立及其演化过程,肯定了各项规划的历史地位和发挥的专业智慧作用,但由于中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这些规划的目标、规划理论、编制方法和实施途径的趋同化明显,导致了规划内容交叉冲突、实施和协调难度大和规划失效现象。规划界和地方政府开始推行"多规合一"实践,但存在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规划法规依据不一、规划期限和发展目标差异以及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不同,难以达到协调和协同的目的。根据中国国情和面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建立基于"多规融合"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制度框架,实现"一级政府、一本规划"和"一本规划干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