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嵌入式GIS系统实时响应的软件方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嵌入式GIS的大量应用使得研究其实时性具有现实意义,选定嵌入式处理器等硬件平台后,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善其实时性能。空间数据组织结构、多任务双缓存技术、地图符号绘制算法和合理数据调度等方法在本文中被详细阐述以提高实时性。测试结果表明,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四叉树空间索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线性可排序四叉树空间索引,实现了空间索引的动态更新,同时具有高效的空间查询能力。  相似文献   
33.
防汛决策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国  闫正龙  申玮玮 《测绘科学》2010,35(4):41-42,131
根据陕西渭河下游流域现有资料、防汛实际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基础地理、防汛专题等空间静态数据及水雨情等实时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有效集成,并基于开放性的面向服务的B/S架构体系理念以及空间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思想,开展了融信息实时监测、三维决策支持、地图查询定位、防汛预案展示、信息采编维护等为一体的流域防汛决策指挥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系统架构设计、数据组织处理、数据建库优化、地图缓存配置、数据共享交换等关键问题研究,可对提高流域防汛决策管理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及构建人水和谐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4.
目前对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利用ArcGISServer开发了基于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的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实现了城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并在某市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利用荧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同位素质谱仪、冷热台等设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强钙质胶结砂岩及其附近含油砂岩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钙质胶结是致密砂岩储层含油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胶结期次主要为一期;簇同位素揭示该期钙质胶结物的形成温度为18~42℃,对应地质时代为中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为早成岩期产物,推测与盆地早期小规模构造运动相关;相邻的含油砂岩中油气包裹体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90~120℃,结合盆地模拟揭示油气主要为一期充注,充注期为100~130 Ma,处于早白垩世;长7油层组不含油致密砂岩内钙质胶结物形成时间早于含油砂岩内石油的充注时间。  相似文献   
36.
岩石的变形机制是研究岩石圈变形和局部构造活动的重要基础,岩石的微观结构是研究其变形机制的关键。微观层析成像(微观CT)技术可以无损地获取样品内部高精度三维数字化图像,为观测岩石内部结构提供了技术保证。新近发展起来的动态CT技术,使得观测岩石变形过程成为可能。本文利用一组莱塔石灰岩受差应力变形的三维动态CT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切割、图像分割等处理步骤,以团簇为基本表征单位,表征不同形状、大小孔隙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对比全部孔隙、大团簇、小团簇和裂隙型小团簇的动态图像。结果表明:随着岩石的压缩变形,其大孔隙在不断地缩小;在变形的初始阶段,靠近施压活塞的样品上部出现了密集的新生小孔隙;当岩石所受差应力到达73 MPa时,其下半部出现了明显的剪切带,具体表现为大量的新生裂隙生成并且新生裂隙集中带与轴向成约45°交角。此前的研究观测到该样品中下部若干压缩带形成的过程;本文通过基于团簇的可视化技术,观测到了高孔隙度岩石变形过程中压缩带和剪切带共同形成的过程。同时,新生的沿剪切带分布的微小裂隙并没有显示与剪切带相同的方向,而是具有各方向均匀分布的特征。该特征可能与岩石内部复杂的局部孔隙结构有关,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针对现有集群环境下网络空间信息服务性能优化策略的特点和弊端进行分析,提出集群环境下网络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内存缓存方法,重点研究网络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内存缓存体系结构、可扩展的高性能内存缓存控制设计、内存缓存工作流程,最终实现集群环境下基于内存缓存的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的加速,解决传统WebGIS模型中存在的I/O瓶颈问题。最后,使用五个常用的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类型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的集群环境下网络空间信息服务相比,文中设计的网络空间信息服务高性能内存缓存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服务并发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8.
用θ~θ液体衍射仪精确测量了Ca(NO3)2.4H2O熔体的X射线衍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给出了熔盐的结构函数和实验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并由r=0.618λ/sinθ对结构函数曲线进行了定性描述;通过理论模型计算获得了熔体配位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熔体中至少存在一种带单氧桥键或双氧桥键的双核配合物;并用计算给出的局域结构模型,讨论了熔体结构对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地图缓存技术是WebGIS中广泛采用的关键技术,然而不同平台的地图缓存应用给数据的生产和维护更新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地图缓存的生成算法出发,研究了跨平台地图缓存一体化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分别探讨了服务器端一体化和客户端一体化两种方式,旨在提高基础数据生成和应用服务的效率.结果表明本文的成果为实现跨平台缓存一体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0.
在对CDN原理和广东省地震信息网配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智能DNS解析和内容缓存技术,实现了广东省地震信息网CDN全站加速的架构,并对该系统应用前后网站访问速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大幅提升了网站的访问速度和负载能力.最后,结合河源4.8级地震对网站的访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网站流量统计、访问概况及WEB服务器负载3个方面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