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施加辛 《云南地质》2014,(4):452-461
近年来在矿物标本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与水晶、葡萄石、硅灰石等紧密共生树枝状金属铜晶簇标本,甚为新奇、美观,销售者称这些标本是产于云南昭通地区的天然产物,一些矿物标本爱好者及博物馆以单件数万元,数十万元进行购买.作者通过对这标本进行了矿物学,矿物共生组合及矿山地质背景实地考察,可以肯定类似这些在水晶、葡萄石、硅灰石标本上精美的“自然铜晶簇”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再生.  相似文献   
82.
在硬件资源有限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地图平滑漫游是GIS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连续地图漫游时出现的显示延迟问题,本文基于消息驱动机制和分块数据存储模型,研究了消息序列化的地图显示调度模型;然后基于消息调度模型并借鉴"贪婪算法"的思想,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双缓存地图漫游算法。测试结果表明,相对双缓存法,该算法能有效改善地图漫游的平滑度。  相似文献   
83.
高速测控目标全轨迹算法是高速目标实时监控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了高速测控目标的动态显示机制,分析了常规全轨迹算法的弊端,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缓存分流"模型的高速测控目标全轨迹显示算法,解决了常规全轨迹处理算法内存资源分配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4.
地图缓存是快速访问地图服务的有效方式,目前流行的Google地图,MapBar地图,ArcGIS Online等在线地图都是通过地图缓存的方式提供高效的访问速度。JPEG格式由于其超强的压缩能力以及卓越的图像品质一直是缓存图片格式的首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经常出现诸如"项圈"等差强人意的显示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一种融JPEG与PNG32于一体的混合缓存模式,并通过验证表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地图缓存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85.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气流轨迹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4—2002年NCEP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 v4.7轨迹模式模拟了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的气团三维后向轨迹;采用簇分析方法对计算出的数千条后向轨迹进行了聚类归并,得到反映气流轨迹主要特征的数条轨迹;按垂直层次和季节分别作图,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该站近9 a来不同季节距地面100 m和1 000 m的近地面边界层气流轨迹的特征、各方向轨迹出现的频数及当地天气形势和地面天气系统与气流轨迹的关系;并且把该地的轨迹与地面观测和附近气象站的探空观测历史风向玫瑰图作了对比。揭示了该站气流轨迹的季节分布特征,天气系统的位置和移动路径以及大地形对轨迹的影响。结合该站周边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模以及气团移动的轨迹,分析对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的可能影响,为建立区域大气本底站提供科学的选址依据;为今后在该站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近地层大气气团移动方向和速度背景参考资料;同时,通过实例把轨迹模式模拟方法予以简介,希望其在气体污染物和沙尘的溯源与追踪研究以及对空气污染敏感设施站址的选择、具有污染排放源设施建设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6.
ArcGIS Server中地图瓦片实时在线局部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瓦片技术使网络环境下地图浏览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成为WebGIS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但采用该技术后,通过WebGIS在线编辑后的地理空间数据不能在客服端得到同步的反映。为此,提出地图瓦片实时在线局部更新的方法,并以ArcGIS Server为例,介绍这一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87.
基于簇分解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未知聚类数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求最优分割解的簇分解聚类算法,分析了算法的特性,以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8.
以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例,阐述了从获取成品分幅影像到瓦片更新至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产生的成果。主要成果包括影像自动分块程序、电子地图数据的解密软件、缓存数据检查程序等工作中开发的工具。在实际工作中从数据处理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程序开发,将数据处理和程序无缝结合,能充分发挥程序的效率,通过对一系列程序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相关数据处理人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基于等高线簇分析的复杂建筑物模型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建筑物重建模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出现的许多算法对简单建筑物,如平顶房屋、人字行屋顶及其他规则房屋的重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建筑物重建问题仍然有待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等高线簇分析从LIDAR数据中自动重建复杂建筑物模型的新算法。该算法是一种自底向上的数据驱动方法,以等高线所反映出的建筑物轮廓特征为基础,充分利用等高线封闭性和明确的拓扑关系,采用等高线形状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物的检测和模型识别与重建。算法实现分为4个步骤,首先,通过对LIDAR点云数据的DELAUNAY三角化跟踪提取等高线,然后利用等高线的长度,面积等形状参数来提取建筑物等高线,再通过拓扑分析,以及形状匹配的方法对等高线进行分簇,得到同一建筑物不同组成部分的等高线簇,最后,对各簇等高线进行模型参数优化并按拓扑关系进行重组得到完整的建筑物模型。通过对多层次、多曲面等复杂建筑物的重建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黄土沟谷特征点簇及其空间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春  汤国安  李永胜 《地理科学》2015,35(9):1170-1175
对黄土沟谷形态结构和发育演化起核心控制与标定作用的,是一系列具有自组织结构的特征点集。针对该特征点集,提出黄土沟谷特征点簇的概念,对其组织要素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创建一种采用非结构化、且能够有效表达拓扑结构与空间信息的黄土沟谷特征点簇空间结构模型;对基于DEM数据获取的一个典型黄土小流域沟谷特征点,运用创建的点簇模型建立了具体的黄土沟谷特征点簇;最后,以点簇中的特征点追溯查找为例,验证了所创建的黄土沟谷特征点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