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锯缘青蟹皮层反应与受精膜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成熟卵子排出时具有两层卵黄膜,卵子排出后形成壳膜,与卵子附着有关。成熟卵子具有两种皮层颗粒,精子入卵后,皮层反应开始,两种皮层颗粒相继胞吐。首先由致密颗粒胞吐,形成一层很薄的膜性结构,接着环形颗粒大量胞吐,其内含物融合,并与外面薄层融合为受精膜。卵子质膜由于皮层颗粒胞吐作用形成镶嵌膜。  相似文献   
102.
张志红  韩林  吕清硕 《岩土力学》2022,43(2):539-548
扩散是工程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尤其是针对填埋场底部的压实黏土垫层。扩散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离子种类、离子价态和离子浓度等,因此建立准确的扩散模型对填埋场垫层系统设计和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引入简化的Guntelberg活度系数表示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浓度值的偏差,采用化学势和扩散势共同表征多离子扩散的驱动力,并考虑黏土介质特有的半透膜性能对离子扩散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复杂机制联合作用下多组分并存时离子在黏土垫层中的扩散模型。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所建扩散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黏土半透膜效应、溶液非理想性和扩散势均显著影响多离子扩散行为,考虑黏土半透膜效应及溶液非理想性条件下,多离子扩散进程明显减缓,考虑扩散势时,阳离子扩散速度显著提高。复杂机制联合作用下,多离子扩散规律并非单一影响机制的简单叠加,各机制之间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多离子扩散行为。  相似文献   
103.
黏土颗粒水化膜厚度问题是泥质膨胀性岩土膨胀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关于黏土颗粒水化膜厚度测试资料较为丰富,但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黏土颗粒水化膜厚度的研究成果还较为少见,且在测试方法方面尚不完善。基于3层水化膜结构模型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技术,通过对蒙脱石粉末、泥岩粉末、泥岩岩片3种样品的测试研究,提出了水化膜厚度刺入式测试方法、粉末样和岩石样的制样方法、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总结了水化膜厚度测试曲线自由水段、弱结合水段、强结合水段、黏土颗粒段的变化规律。通过和既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原子力显微镜刺入测试黏土颗粒水化膜厚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定量化获取水化膜厚度在理解泥质膨胀性岩土膨胀机制方面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膜内5cm地温稳定通过10-12℃即可播种为棉花适宜播种温度指标,找出地膜内5cm地温与气温的定量关系并进行地温预报,同时确定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的稳定界限指标值,就成为开展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的关键所在。以石河子绿洲覆膜栽培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4年棉区春播期膜内5cm地温、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气温与覆膜内、外地温的关系,并建立了膜内5cm地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近年来石河子棉区春播期内气温和膜内外5cm地温变化趋势一致,均有所上升,且膜内5cm地温显著高于膜外地温和日平均气温。棉田覆膜内外5cm地温与气温之间显著相关(P≤0.01),石河子棉田覆膜内5 cm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界限范围为6.3-8.2℃;利用逐日气温建立膜内5cm地温预报模型,回代检验绝对误差平均为1.01℃,2014和2015年预报检验绝对误差分别为0.5、0.7℃。预报模型可为更好地开展棉花播种期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大棚小气候特征及其与大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可群  黎明锋  杨文刚 《气象》2008,34(7):101-107
为了提高大棚揭闭膜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对武汉城郊冬春季棚内外气温、地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试验,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3种天气类型对棚内气温、地温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晴好天气下大棚、双层膜最高气温分别比棚外大气最高气温高20、24℃左右,夜间温度分别比棚外大气高0.8~3.5℃、3.5~6.5℃,棚内温度日较差在晴好天气下高达30~35℃,气温变化剧烈,一天内可能既要防范高温热害,又要防御低温危害.白天棚内气温与大气温度、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夜间气温以及10cm地温与大气温度相关显著,并由此建立了棚内气温、地温统计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推算或预测大棚内逐时气温、地温变化,为菜农提供大棚揭闭膜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06.
在膜接触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一乙醇胺(MEA)溶液捕集混合气中CO2的操作性能,考察了气液流速、吸收剂和混合气的浓度等因素对出口气相CO2摩尔分数y(CO2)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操作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方案.结果表明:y(CO2)随液速增大而减小,随气速增大而增大;总传质系数随流速增大而增大,气速的增大对总传质系数影响不明显;吸收剂浓度增大,混合气CO2浓度增大,总传质系数增大;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为液速70mL·min-1、气速06L·min-1、MEA浓度20mol·L-1和y(CO2)为10%,此时总传质系数为286×10-4m·s-1.  相似文献   
107.
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科学合理的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管理处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进行了不同灌溉定额、灌水频次的微咸水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灌溉定额4500m3/hm2、灌水频次10次,灌溉定额3000m3/hm2、灌水频次7次,均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②当灌溉定额≤4500m3/hm2时,灌溉定额越大,土壤积盐越严重;在灌溉定额一定时,灌溉次数越多,土壤积盐越严重。③当灌溉定额≤4500m3/hm2时,灌溉定额越大,棉花产量越高,微咸水灌溉影响棉花产量的灌溉定额上限在4500m3/hm2左右;灌溉定额多时,灌水次数多棉花产量高,灌溉定额少时,灌水次数少棉花产量高。④灌溉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减小,在灌溉定额大时,采用少量多次灌溉,在灌溉定额小时,采用多量少次灌溉,均可提高灌溉水分生产率。⑤以节水、控盐和高产为优选标准,当地较为理想的微咸水膜下滴灌模式为灌溉定额3750m3/hm2、灌水次数20次、灌水间隔为7d。  相似文献   
108.
王鹏云  朱勇  段长春  尚晓慧 《气象》1998,24(10):52-55
芒果运输中的环境温度对果实的呼吸代谢、蒸腾作用、酶活性、乙烯产生等生理生化过程起着主导作用,温度升高芒果成熟加快,易造成腐烂变质。为了改变运输过程中太阳辐射热造成的小环境增温,使用在塑料编织布上涂反射膜的方法,降低太阳辐射增温。经实测,反射膜能把85%的太阳辐射反射或散射掉,透过率低于10%,从而阻止了太阳辐射对车内的增温效应,避免了由于车内温度为对果实的伤害作用,为长途运输的降温了实用、简便的实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数字式探空仪上采用的XGH-02型高分子碳膜湿敏电阻湿度感应元件,采用正规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曲线拟合,与传统的曲线拟合效果相比较,寻求一种更加准确的湿度传感器标定和误差的校准模型。用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对建立的RBF模型分别进行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RBF模型有效提高了湿敏电阻的准确度,其测量的最大误差为2.0298%(RH),明显好于采用现用公式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0.
《海洋世界》2009,(10):8-8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口,它还有更为实际的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眼部细胞可以提醒我们危险正在靠近,这个提醒并不需要大脑的帮助。瑞士弗里德里克·米斯切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小鼠的眼部细胞,他们发现:当一个外来物体靠近时,一种视网膜细胞会变得“活跃而敏感”,如神经元一样被激发起来。研究者认为,人类很可能也有类似的眼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