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中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以及实测和计算的地表吸收辐射资料,计算并讨论了我国大气短波吸收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其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短波吸收辐射随纬度和拔高度变化明显,其与天文辐射、水汽压的相关也很显著,总云量对它的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以金为例,通过正交实验给出了1100B型原子吸收仪测定金、银、铜、铅、锌的最佳仪器工作条件及影响仪器测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3.
114.
根据ERBE和ISCCP资料讨论了总云量等因子对地-气系统净辐射的影响,分析了地-气系统净辐射与其各分量及地表净辐射的相关联系。发现行星反射率和地气短波吸收辐射对地-气净辐射的影响最大,而云和纬度的作用主要通过该两因子变化表现出来,OLR的作用则相对较弱。地-气净辐射与地表净辐射的相关性也较明显。文中还就地-气净辐射在全国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各地区地-气净辐射的年变曲线均为简单的夏大冬小型,云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造成最大值出现月份的推移。  相似文献   
115.
伊丽莹  张海政 《地质科学》1995,30(2):190-194
近年来金矿源岩研究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贵金属元素把具有双重特性,在超镁铁质岩浆结晶过程中性状与金相近,表现出强烈亲硫的特点,新鲜的没有发生过任何金流失的岩石,二者比值近似为一常数。把在成岩乃至于变质作用过程中呈惰性,保持其原始含量不变而又与金性状完全不同,这种双重性特征有可能借助于常数K=Au(原)/Pd(原),推算出没有发生过任何金流失时的岩石原始金含量(王建安,1986)。即通过样品中把的分析值求得原始金含量,借此对金矿源岩进行研究与判定。  相似文献   
116.
一、不同的原子核对中子有着不同的吸收作用,硼核的热中子有效俘获截面比主要的造岩元素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大几个数量級。因此当中子流穿过合硼样品时,其強度便减弱,減弱的程度取决于样品中硼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7.
大气臭氧总量的经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臭氧生消与紫外辐射(UV)能量利用相互作用的观点,考虑与臭氧有关的主要因子UV、大气中物质在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对UV能量的吸收、气溶胶粒子的散射等,在分析1990—1992年臭氧总量、太阳辐射、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臭氧总量的经验模式,其优点是所用资料均可由常规气象站获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观测值符合得比较好。利用该经验模式计算了北京地区1979年1月—1996年6月的臭氧总量,计算值与观测值同样比较一致,二者相对偏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5.2%、0.05%和4.9%,相对偏差在±10%之内的比例为91.4%,因而该经验模式是合理、可行的。1991年之后北京地区臭氧的下降与Pinatubo火山气溶胶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叶片光谱的森林叶绿素浓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估测森林叶片叶绿素浓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基于江西省千烟州试验区主要树种光谱数据和相应叶绿素浓度等化学参量数据,使用高光谱指数和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进行森林叶绿素浓度的反演,对具代表性的几种叶绿素相关的光谱指数进行反演能力评价,构造出表征叶绿素吸收特征的叶绿素吸收面积指数(CAAI),发现TCAR I(改进型的叶绿素吸收比率指数)和CAAI能较好地估测试验区森林主要树种的叶绿素浓度。针对叶片生化参量之间强相关现象,首先使用了叶片生化参量吸收特征分析方法,选定特定波段。然后对叶绿素浓度进行PLS回归估测,并从PLS获得估测模型的结果来评价和解释几种高光谱指数的叶绿素反演能力。  相似文献   
119.
实验在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的Contr AA@30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上进行,仪器配有SFS6分段流动注射和AS52s自动进样器,测定井水中的ca、Fe、K、Mg、Na。在井水样品中加入2mLφ=65%的HNO3和2mL100g/L的LaCl3溶液,以水定容至100mL。待分析样品用Contr AA@300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20.
一个双波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元  唐锦赟  伍荣生 《气象学报》2007,65(5):733-743
当地形次尺度强迫的作用与显式的经典动力作用效应相当时,地形重力波拖曳力对于环流的维持,以及动量和热量通量输送的动力效应变得十分显著。这种地形次尺度拖曳作用项可通过参数化的方法,在动力方程中加入额外的小项而引入数值模式。目前成熟的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法,如第1代基于线性单波理论的参数化方案;以及侧重考虑了临界层作用等因素对拖曳力的额外贡献的第2代参数化方案,都无法有效表达风速垂直变化引起的波动应力随高度变化的特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给出了一个双波参数化方案用于计算地形重力波拖曳中由线性自由传播重力波造成的波动应力的垂直分布。通过二阶WKB近似,它对由风速垂直变化引起的对波动应力的选择性临界层吸收过程和经典的临界层吸收过程做了显式处理;而在不发生临界层吸收现象的地区,则用两个单波同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应力的传播,并利用波饱和标准进行应力耗散。进一步地在真实地形(以大别山地区为个例)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在不同理想风速廓线以及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纬向平均风廓线下对波动应力垂直分布的计算,证明该方案确实能有效地给出应力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