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技术,对下庄矿田338矿床矿石中的铀矿物进行了原位无损分析,避免了传统方法(KBr压片法)需要剂量大及纯度高的缺陷。实验表明: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位分析铀矿物是可行的,并且具有用量少(薄片面积大于20μm×20μm)及原位无损的特性,而利用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MAPING"功能可以快速、大面积的鉴定不同矿物的接触关系,确定矿石的成分场特征。  相似文献   
12.
《岩矿测试》2011,(4):422
2011年6月3日,PerkinElmer公司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举行AAS光谱仪、ICP-OES、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新产品发布会,拉开了该公司在中国一系列市场宣传活动的序幕。来自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国家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疆奇台是我国硅化木的重要产地,学者研究和资料表明奇台硅化木是亿万年前树木被SiO2交代的产物。SiO2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形成不同的矿物。根据奇台硅化木的不同颜色,利用偏光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对同一块硅化木的3种代表颜色进行测试分析。经研究分析认为:奇台硅化木的结构是木质纤维结构,颜色不同SiO2交代的程度不同。奇台硅化木样品颜色不同物质成分也不同,绿色部分主要的物质成分是玛瑙,黑色部分主要的物质成分是蛋白石,灰色部分主要的物质成分是玉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测试中心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分析测试机构。中心现有各类检测人员26名,其中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6名,工程师10名;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以上学历占80%。拥有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仪、193nm ArF准分子气体激光剥蚀器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X射线荧光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高频碳硫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偏反光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珠宝鉴定仪、样品加工、制片及其他各类仪器设备90余台套。测试中心主要从事岩石、矿物、土壤、肥料、水质、建材、合金、  相似文献   
15.
采用Ⅹ射线荧光仪(WD-XRF)、光学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拉曼光谱仪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斯里兰卡产乳白色蓝宝石(Geudas)。Geudas虽然具有能致蓝色所需的Fe2O3、Ti O2,但这种次透明乳白色天然蓝宝石属于低级别。为了提高Geudas的颜色等级和级别,观察了真空状态下,1600℃加热5 h和1800℃加热1 h时Geudas颜色、内含物的变化。结果表明,Geudas中的致色物Fe2O3、Ti O2含量与合成蓝宝石中的含量相当。在1600℃热处理时,宝石的颜色不发生变化,只是宝石内部不透明内含物得到生长。在1800℃热处理时,宝石颜色由乳白色变成蓝色,同时具有内含物得到生长的特点。因此,为使Geudas的颜色得到改善,应采用1800℃高温热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秋季大气CO柱总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分辨率红外光谱仪于1999年秋采暖前后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CO、水汽等大气微量成分柱总量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采暖后北京市区CO柱总量较采暖前有所增加,采暖前CO柱总量较小,日均值为0.147 atm-cm,而采暖后CO柱总量较大,前7天的日均值为0.205 atm-cm,相应地日变化也比较大.但是,大气中的CO柱总量受到气象条件的重要影响,影响CO柱总量逐日变化和日变化的气象因子主要有大气稳定度、风速和风向等.  相似文献   
17.
18.
中地壳断层带内发现的接近静岩压力的高压流体能够合理解释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的高角度逆冲滑动, 而高压流体的产生与断层带的微裂隙愈合紧密相关.利用熔融盐固体介质三轴高温高压实验系统,我们采用含水和烘干的Carrara大理岩样品开展了微裂隙愈合实验,研究中地壳断层带内高压流体的形成条件.实验分为三类:A类、A+B类和A+B+C类,其中A阶段实验在室温条件下将样品压裂,形成一系列共轭破裂面,B阶段实验在600℃、围压700 MPa和应变速率10-6s-1条件下愈合了A阶段破碎的样品,实验样品从以碎裂变形为主向以韧性变形为主转变,C阶段实验通过快速降低轴压模拟一个扩容过程,再以相同实验条件重新加载样品,通过比较实验样品强度来检验样品的愈合程度.样品显微结构和实验样品强度表明,动态重结晶作用能够愈合微裂隙和孔隙,水能促进矿物的动态重结晶作用,较高的水含量和较大的应变有利于微裂隙和孔隙的愈合,从而有利于高压流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