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通过对曼谷湾顶红树林区柱状沉积物D1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总氮(Total Nitrogen, TN)、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及粒度等指标的分析,在210Pb建立的年代地层框架的基础上,重建了该地区近百年来有机碳的埋藏记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TOC含量和δ13C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35%~2.26%,-24.18‰~-22.67‰,均自下而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区为河口型红树林,相比海洋型红树林,其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受红树林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受周期性涨落潮和河口径流的冲刷,较轻的红树林碳屑极易被分解或被带至外海,难以在沉积物中存储。综合研究区的环境因素,选择陆源、海源和人为源作为三端元,计算得出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以人为源和海源为主,陆源贡献相对较低。1939年以来,人为源有机碳贡献不断增大;1980—2008年间,因入海河流上游修建大坝,导致入海物质通量减少,加之该时期区域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降雨量相对减少,陆源有机碳贡献相对降低。因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等人类活动增强,人为...  相似文献   
92.
秋茄幼苗对低温的反应及钙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银鹏  林鹏 《台湾海峡》1998,17(3):324-329
本文研究了400mmol/dm^3NaCl及不同CaCl2浓度培养28d的秋茄幼苗,在低温4℃、0℃、-4℃处理48h后叶片SOD、POD活性,MDA含量,以及电解质渗漏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秋茄幼苗叶片在4℃和0℃处理后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50%,-4℃造成叶片死亡,表明秋茄幼苗对零上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零下低温,培养液中适宜的Ca浓度能够缓解零上低温造成的电解质渗  相似文献   
93.
海莲和木榄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
林益明  向平  林鹏 《海洋科学》2004,28(2):43-48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区的秋茄 (Kandelia candel)、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海漆 (Excoecaria agallocha)、银叶树 (Heritiera littoralis)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以及秋茄、木榄、桐花树、无瓣海桑、海漆繁殖体的灰分含量和热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灰分含量变化趋势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6种红树植物中老叶灰分含量均不是最低;植物繁殖体的灰分含量低于成熟叶;( 2)秋茄、无瓣海桑、木榄、桐花树繁殖体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基本上低于不同发育阶段叶片,而海漆繁殖体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高于不同发育阶段叶片;( 3) 6种红树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 P<0.01),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和繁殖体的干质量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线性负相关( P<0.05).  相似文献   
95.
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对认识红树植物脂肪酸资源、红树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营养关系、食物网的结构,以及红树植物对生境的适应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海南岛铁炉港和清澜港两个港湾的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杯萼海桑(Sonneratia alba)、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角果木(Ceriops tagal)、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等7种不同红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在样品中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月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8种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为棕榈酸(占比44.32%),其次为硬脂酸(占比7.7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有油酸(占比7.61%)、亚油酸(占比9.81%)和二十碳烯酸(占比12.16%)。植物样品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为0.24~1.13。除木果楝和清澜港采集的木榄样品外,其余样品种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饱和脂肪酸。铁炉港的红海榄、杯萼海桑、角果木和榄李4种植物叶...  相似文献   
96.
似三核线虫属的两个新种似三核线虫红树林种(Tripyloides mangrovensis n.sp.)和似三核线虫厦门种(Tripyloides amoyanus n.sp.)在本文中分别被描述,标本分别采自中国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和海门岛红树林。两个新种都具有6根较粗的外唇刚毛,雄性标本不具有肛前附器,尾部圆锥圆柱形且不具有末端突起。似三核线虫红树林种(Tripyloides mangrovensis n.sp.)口器分成两部分,化感器圆形,尾部具有显著的近端圆锥形和远端纤细的圆柱形,圆柱形部分占尾部的2/3。似三核线虫厦门种(Tripyloides amoyanus n.sp.)口器分成3部分,具有小齿,化感器小,双环状,尾部1/3部分为圆柱形,引带有4个小齿。  相似文献   
97.
红树林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养分利用、分配以及环境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由海向岸不同演替阶段的三种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和木榄)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器官碳(C)、氮(N)、磷(P)以及沉积物中有机碳(sedimental organic carbon, SOC)、全氮(total nitrogen, 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三个演替阶段的红树植物不同器官和沉积物养分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C、N、P含量在三个演替阶段植物中均表现为叶、茎大于根(P<0.05),白骨壤叶和茎的N、P含量显著高于秋茄和木榄(P<0.05),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对于养分的利用策略不同,演替初期为竞争,演替后期为防御。相关性分析显示,秋茄茎与根中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木榄叶与茎中的N含量、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红树植物叶、茎的N、P含量与土壤SOC、TP以及C:N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随着由海向岸的群落演替,红树植物生长从N限制转为...  相似文献   
98.
我国红树植物种类约占全世界的1/3,在世界红树植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我国近一半的红树植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科学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从濒危红树植物的濒危现状、濒危机制、保护性研究工作和恢复现状等方面对我国濒危红树植物进行了综述,对濒危红树植物的种群扩大和恢复提出了建议.本文认为我国濒危红树植物濒危特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