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58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157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榴胜 《贵州地质》1993,10(3):257-264
本文探讨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一些代表性问题,如塑性图、红粘土分类、膨胀势与试验研究处理以及一些工程隐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2.
通过新发现的古生物资料分析,确定了赣西北修水、武宁地区的武宁、三都及马坳盆地的地层时代。对3个盆地的沉积相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描述,查明其为冲积扇沉积类型;划分出22个岩相,归属于泥石流、泥流、颗粒流、水道(包括主水道和分枝水道2个次级类型)、片流、筛积和洪泛7个沉积类型。重力流沉积分布在扇根或主要沉积旋回的底部,其类型的差别与邻近物源区的岩性有关;分枝水道、片流及筛积主要分布在扇中,交错层理及砾石叠瓦状构造发育,主要呈现牵引流特征;扇缘主要为洪泛沉积夹少量决口扇成因的砂砾岩透镜体,钙结壳发育,反映了一种干旱强蒸发的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83.
李杰  旺罗  裴云鹏  彭淑贞 《地学前缘》2006,13(5):342-348
甘肃西峰红粘土剖面蕴涵了大量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信息,是重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气候演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通过对红粘土地层孢粉学研究,发现孢粉组合特征在~4.5Ma发生了明显转变,乔木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大量增加,尤其是藜科花粉百分含量显著增加,麻黄出现频率明显增高;孢粉类型C/A(Chenopodiaceae/Artemisia)和B/A(Betula/Artemisia)的比值发生显著变化,反映研究区从~4.5Ma开始植被类型由稀疏森林草原逐步转变为典型草原,甚至荒漠草原,揭示了亚洲内陆生态环境的一次显著变干事件。这一信息与前人研究红粘土中其他替代性指标指示的气候变干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孢粉组合中藜科植物含量在此时迅速递增,反映黄土高原气候的季节性反差明显加强。青藏高原在~4.5Ma发生的隆升可能是导致这次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原对暖湿气流的屏障和加强季节性反差可能是导致干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4.
红粘土地区水泥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粘土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土质。含有红粘土的地基多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下部红粘土为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采用深层搅拌法处理,可充分发挥上部硬塑红粘土的作用,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试验得到了水泥红粘土的基本力学参数。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强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水泥掺量、龄期水泥土之间的强度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85.
概述了青海省省道S101线改建工程红土山段滑坡体的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滑坡体变形特征以及变形原因分析;计算滑坡推力,并依据滑体推力计算值选择滑坡治理方案;对治理方案技术参数以及同类项目选择治理方案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6.
中国"东部高原"东北部黏土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部高原"东北部地区中侏罗统—白垩系中黏土矿物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变化能够较好反映当时的气候、物源以及古地理变化;同时,伊利石结晶度不具有随地层深度发生变化的规律。黏土矿物组合以及伊利石结晶度在东部高原隆升与消亡前后,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东部高原的存在。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选取库车坳陷侏罗系阿合组—齐古组的碎屑岩样品,利用 Stokes 原理,通过同步跟进与离心分析相结合的多粒级提取的方式提取不同粒径的黏土矿物,包括>20μm;20μm~5μm;5μm~2μm;2μm~0.2μm和<0.2μm。不同粒径组分的黏土矿物呈现出不同的型貌特征,在20~2μm范围内的样品中,自生黏土矿物少见,大量可见碎屑来源的黏土矿物,由于经过了长期的机械搬运,难见完整的晶型。在<2μm的样品中大量存在自生黏土矿物,大量成集合体,同时也存在碎屑蚀变成因的黏土矿物。通过 XRD 方法定量分析了所分离出的不同粒径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黏土粒径范围内的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呈现些规律变化。碎屑伊利石含量有随着粒级的减小而减少的趋势,而自生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只在2~0.2μm及0.2μm以下粒级才出现,并且集中在0.2μm以下粒级范围内;在古气候,沉积环境和母岩特性及分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高岭石的分布有随着岩性的变粗呈现升高的趋势,而伊利石呈负相关关系。碎屑岩中黏土矿物的形貌特征表明,黏土矿物有陆源碎屑来源与自生两种成因,应用 Decoform 软件对0.2μm以下黏土矿物中不同成因的伊利石进行了计算,并就存在的比例与粒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黏土矿物组合揭示侏罗纪沉积环境由酸性环境向微碱性环境过渡,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早期为气候潮湿时期,高岭石的含量明显高于侏罗世晚期地层,恰克马克期到齐古期高岭石含量开始出现减小的趋势。从恰克马克期开始,气候缓慢向干旱变化,高龄石含量降低,而伊利石的平均含量明显增加,反映黏土矿物组合主要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8.
冷红蕾  王文娴 《江苏地质》2007,31(2):147-150
介绍了几内亚体育场岩土层结构和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将其与国内红粘土进行了比较,认为是属于基性岩风化而形成的红粘土,并探讨了该红粘土的形成过程。从元素迁移规律着手,分析了形成该地剖面上特殊的岩土层序的形成原因,从化学成份和分子结构着手分析了该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形成原因。进而分析了几内亚红粘土工程地质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和1984年,在成都市区附近先后发掘出了五代后蜀重臣张虔钊和孙汉韶的两座墓葬,这两座古墓的墓室均有明显变形,尤以张虔钊墓更为严重。与成都市区及近郊的另外两座五代时期的古墓对比研究后初步判定:张虔钊墓和孙汉韶墓的变形是“成都黏土”不均匀胀缩造成的,与地震无关。  相似文献   
90.
云南中甸普朗、红卓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印支期普朗、红卓岛弧型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总结,论述了铜矿的找矿前景以及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