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8篇
  免费   2671篇
  国内免费   4133篇
测绘学   1607篇
大气科学   5076篇
地球物理   1194篇
地质学   7057篇
海洋学   1767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1217篇
自然地理   1864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655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966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828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346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8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以模糊子集论为指导,在迪戴的DCM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聚类-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的方法。该方法以DCM法的动态聚类部分做为原始数据变换的手段,而将迪戴的强模式概念推广为模糊模式,将强模式识别推广为模糊模式识别。此外,还提出了模糊模式间联系度的概念,从而解决了类间联系、类内典型个体、类间过渡个体、个体对各类的隶属程度以及内部有某种演化趋势的类别的划分等问题。文章还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概要。最后,通过一个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电离层频高图换算为电子浓度垂直分布剖面图方法中的Titheridge联合换算方法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并对此方法的误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3.
化学地球动力学中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7,自引:13,他引:34  
储雪蕾  孙敏等 《岩石学报》2001,17(1):112-122
对球粒陨石和地幔样品来讲,Ru,Rh,Pd,Os,Ir和Pt等贵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地幔样品中它们的含量实际上比球粒陨石低大约2个数量级,因此提出了核幔分离之后地球增生过程的“后增薄层”假说。数百公里尺度地幔橄榄岩的PEG分布的不均一性除被认为由于增生阶段的不均一造成外,更可能是由于地幔形成之后的地幔过程、核-幔及壳-幔相互作用造成。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特别是硫化物、金属相析离)、流体(包括岩浆)/岩石相互作用等造成了大型俯冲带、造山带中地幔橄榄岩、蛇绿岩和杂岩体的PGE分异,也是形成铬铁矿,大型贵金属矿床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燊  迟效国  李才  杨日红 《世界地质》2001,20(2):105-112
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降升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全球地质学者的普遍关注。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增厚、挤压抬升、地面剥蚀均衡和深部热作用的共同结果。目前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是多阶段、非均一、隆升速率由慢到快、更新世(约3Ma)以来进入快速隆升期的认识日趋达成共识,但在隆升机制方面存在着多种模式(三阶段模式、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式、拆沉模式、陆内俯冲模式和人隆升模式等)。随着来自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积累、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以及数学模拟方法的改进,以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机制将会有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5.
中国(USTC)和法国(CRPG)两个实验室测定了苏皖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全岩的锇同位素组成,结果187Os/188Os=0.119~0.129(USTC,n=25,n为样品数,下同)和0.117~0.131(CRPG,n=17).大部分样品的Os同位素组成(<0.1290)呈亏损特征,Os同位素组成与主量成分之间有线性相关性.用187Os/188Os-Al2O3代用等时线法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5±0.1)Ga(USTC)和(1.9±0.1)Ga(CRPG),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样品组中最低的187Os/188Os比值为0.119(USTC)和0.117(CRPG),相应的Re亏损模式年龄为1.1Ga(USTC)和1.4Ga(CRPG),为中元古代.锇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苏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包含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具有古老的形成年龄(早元古-中元古代),它们是经过显生宙岩石圈地幔减薄作用后的残余地幔的碎片,而不是显生宙"置换作用"中产生的新生地幔.  相似文献   
996.
诸暨璜山金矿是除治岭头以外浙江省第二金矿,它的找矿模式为"三高两低一复合"的找矿模式,即高金晕、高极化率、高磁场跳跃、低电阻率、低电位和北东断裂与北东东断裂复合处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在其附近仍有类似成矿部位,有望扩大远景.  相似文献   
997.
"湘东北地区的钴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区域性北北东向断裂带的混合岩带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沿侧伏方向长1 500m,斜长170~1 400m,厚1.02~17.63 m.剖面上钴矿体与铜矿体相间产出.钴矿体品位(10-2)Co 0.036,伴生Cu0.259、Au 0.25×10-6;铜矿体(10-2)Cu0.714,伴生Co0.015、Au0.27 × 10-6.Co、Cu互为消长关系.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钴黄铁矿石和含铜钴黄铁矿石,地表见含钴褐铁矿石.矿物成分以黄铁矿、含钴黄铁矿、黄铜矿和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为主;矿石结构构造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晶粒结构、交代结构和浸染状、团块状,脉状构造;3个北东向钴异常带、北东向与北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岩体接触带或顶盖,以及黄铁矿化、硅化、褐铁矿化蚀变等为湘东北地区原生钴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8.
张富国 《气象科技》2005,33(4):339-339
为了发展我国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改善我国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经“普适线性模式——关于概率分布的模拟和气候数值研究暨气候研究的统计方法学术讨论会”商议,并征得普适线性模式研制者的同意,拟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统计科学系的“普适线性模式”在我国气象部门推广应用。该模式容纳参数量大,  相似文献   
999.
本通过对青海省海北地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利用土壤水分基本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可能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子筛选,分析了青海省海北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年际及季节内的变化,并建立了该地区春季解冻时土壤水分预测模式、土壤解冻后-5月下旬土壤水分预测模式、夏季土壤水分预测模式,经业务应用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1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对华北农业干旱、东北作物低温冷害、江淮小麦油菜渍害、华南经济林果寒害和水产寒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分别建立了统计预测模型和机理预测模型相结合、长中短不同预报时效相结合的预警预测模型。其中作物生长模型与区域气候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技术在实现区域尺度预测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各类预测模型在灾害指标、预测方法上取得新的突破,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包含多种预测方法、不同预报时效、可供准业务运行的农业气象灾害多灾种综合预测预警系统。课题研制的模型进行了业务试验,部分成果如广东经济林果寒害预警已投入业务运行。课题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项目主持单位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课题成果代表了我国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水平,对于进一步开展和提高其他地区、其他灾害的预报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作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