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46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斜长角闪岩弹性和流变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浙江陈蔡地区的天然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了弹性波速和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波速实验发现, 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纵波波速沿线理方向(X)的传播快于沿面理法向(Z)的传播;在800或600 MPa及550℃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细粒和中粒斜长角闪岩的波速各向异性仍较高, 分别约为7.83%和9.77%,其平均纵波波速约为6.77和6.64 km/s.在高准静水压力作用下,当温度升至750℃之后,不同方向上传播的岩石波速都开始大幅度下降. 高固定围压和低固定应变速率(500 MPa,1×10-4/s) 的三轴流变实验发现, 细粒斜长角闪岩的变形随温度的升高经历了脆性破裂(<650℃)、半脆性破裂、碎裂流动直至塑性变形(>800℃)这样一个基本过程. 韧性变形域内流变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且在750~800℃间强度急剧下降. 对两类实验前、后的样品进行显微和探针分析, 认为脱水熔融是引起波速和强度在高压(静水压、围压)、750℃之后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压下含水矿物脱水对斜长岩纵波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GPa、室温至880℃条件下对斜长岩的纵波速度进行了测量,并对实验产物进行了鉴定分析,讨论了含水矿物脱水对岩石纵波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80℃左右,由于斜长岩中的含水矿物绢云母和黝帘石开始脱水,矿物脱水产生的流体及其所引起岩石结构的变化可使岩石纵波速度降低10%左右。这意味着通过矿物脱水这一机制可以形成壳内低速层。  相似文献   
13.
在1.0GPa,室温-1200℃条件下,测量了新疆库地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Vp)和品质因子(Q值),得出在1.0GPa恒压下,Vp和Q值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Vp和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观察实验样品并结合Vp和Q值与熔体含量的关系,发现部分熔融是影响Vp和Q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区域上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资料计算了Vp和Q值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Vp和Q值先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在32km左右开始突然减小,表明开始出现低速层。结合温度和熔体含量的关系得出,低速层的出现可能是部分熔融的结果。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测深以及地震反演的结果也显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壳内部32—44km的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同时高温高压的实验结果与阿拉木图地区的Vp值相当一致,可以推测塔里木西南缘下地壳的岩石成分中含有斜长角闪岩。  相似文献   
14.
在岩土工程测量中,S波速度是一个重要参数,正确地识别其震相,对提高S波速度的测试精度非常重要。郭铁拴先生等发表关于“检层法鲇孔波速测量中的震相分析”一文中提出在有套管的检层S波测量中,深度大于40m时,S波震相淹没在折射波中。  相似文献   
15.
16.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剪切波速法,逐步判别法等预测震害,这对唐山地震前缺乏标贯资料的高烈度城镇区,需补充预测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阐述了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可行性, 对目前国内外各种剪切波速判别地震液化势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指出公式(6)是一实用、可靠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震CT及其地质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永贵  任汉章 《地质科学》1997,32(1):96-102
在金川公司龙首矿东采区1 280中段井下500m深的巷道中应用地震CT技术进行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实验。波速图像表明,研究区内中西部有一高速异常区,推断为花岗岩体和含矿的超基性侵入岩体。区内还有一个横贯测区中央近东西走向的低速断裂带。这些推断结果为后期的钻探和巷道开掘所证明。  相似文献   
19.
声波测试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晶海 《吉林地质》1997,16(2):71-77
声波测试技术现已变成一种常规的勘测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声波测试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场  田勇 《山西地震》1997,(1):24-29
根据大同地震遥测台网1989年-1994年记录的地震资料,采用代数重建法联合反演了大同一了高6.1级地震震源及区周围地区(ψN39.5°~ψ40.4°,λE112.5°~λE114.4°)地壳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指出了这对揭示震孕震环境及条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